| 己三、法之差別: 初心善等正心三,能仁初心正心同, 或初無記正心善,異熟生心非二者。 若問:初心是善法等,正心必定是善法等嗎?初心是善法等,正心也有善、不善、無記法三種,佛陀的初心是善,正心是善,初心是無記法,正心同樣是無記法,或者初心為無記法正心為善,而不可能有初心是善法正心為無記法的情況,原因是佛陀的心始終也不會變成低劣。異熟生的心不是初心與正心二者,因為它不觀待現行而是自然出現的緣故。而兩種等起則是現行。 丁三(無表業之分類)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戊一、略說: 所謂三種無表色,即戒惡戒與中戒。 應當明確無表色有三種,即遮止破戒相續的戒、諸如屠夫長期造不善業之惡戒、暫時受持二戒其中任一的中戒。 戊二(廣說)分四:一、宣說戒;二、具理;三、得舍;四、具戒之補特伽羅。 己一(宣說戒)分二:一、總說;二、詳說。 庚一、總說: 戒有所謂別解脫,無漏禪定所生戒。 應當了知戒有三種,也就是所謂的別解脫戒、無漏戒與禪定所生戒。其中別解脫戒之法相:是包括在欲界中的一種出離戒。禪定戒之法相:屬於色界的一種善法戒。無漏戒之法相:無漏法的戒律。 庚二(詳說)分三:一、別解脫戒;二、禪定戒與無漏戒;三、旁述。 辛一(別解脫戒)分四:一、分類;二、本體;三、釋詞;四、具戒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