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曹天天
 
曹天天
2014-05-01 ~ 2014-06-30
 
到访:46324  祭奠留言:367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签名:fu 2017/3/15 09:54
baoyouweiwei
签名:fu 2017/3/15 09:53
丁一、略說:

憑藉黑白等差別,所說之業有四種。

佛經中雲:白業異熟為白業,黑業異熟為黑業,“等”字所包括的白黑相雜之業異熟也為雜業,不白不黑、無有異熟、滅盡業之業為無漏業。以如是差別宣說了四種業。

丁二、廣說:

不善黑業色善白,欲界攝善為雜業,
能滅彼即無漏業。四法智忍離貪欲,
八無間道十二思,唯能滅盡黑之業,
第九思滅雜白業,離貪禪無間末滅。

若問:那麼,這些業的本體是怎樣的呢?不善業為黑,其異熟也為黑,原因是自之本體為染汙性,故為黑,能產生不悅意之異熟果,所以異熟也為黑。屬於色界的善法為白,其異熟也為白,因為自之本體在一個相續中不雜煩惱,產生悅意之異熟果並且一相續中不雜痛苦。屬於欲界的善業是雜業,異熟也是黑白相雜。由於自之本體非為染汙性,故為白,一相續中雜有煩惱,故為黑,能產生悅意之果,故異熟為白,一相續中雜有痛苦,故異熟為黑。能滅盡、斷除這三種業與異熟的是無漏業,原因是它非黑、非白,不生異熟果,並且不屬於界的範疇,是對治法。

那麼是通過什麼方式滅業的呢?見道的四種苦法智忍與能遠離欲界貪欲的修道八無間道的十二種思是能滅黑業之業,因為直接斷除了欲惑之故。欲界修道中的第九無間道的思能滅盡黑白雜業,原因是它在斷除欲界下下品煩惱時對所緣境善業也通過遠離貪欲的方式予以斷除了。那麼,什麼能滅白業呢?能滅盡色界白業的是四禪中生起離貪各第九無間道的末尾,原因是以離貪的方式斷除對色界善法的欲求。

有說地獄受黑業,余欲受業有二種,
余說見斷即黑業,欲界所生黑白業。

其他部的論師說:應當明白只有地獄的受業才是黑業,除此之外欲界的其他眾生受業均是黑白二業。還有些部的論師認為,見斷之業是黑業,欲界所生的其他修斷之業為黑白二業。

签名:fu 2017/3/14 04:20
baoyouweiwei
签名:fu 2017/3/14 04:20
若問:狂心或瘋心是在意識中具有還是在根識中具有呢?狂心在意識中具有,而在根識中是沒有的,因為根識無有計度分別與隨念分別。狂心是從什麼因中產生的呢?它是由他人的物咒等成為狂心之業的異熟中產生,還有見到非人的恐怖相而產生畏懼,受到非人加害,自之身體四大不調,產生憂愁等都可產生狂心。

若問:這樣一來,不是成了不善業的異熟有心受了嗎?因為狂心是由不善業異熟中產生的。無有此種過失,原因是雖然它是異熟生但並非是異熟果,這是由於從愚昧之心中出現身體四大紊亂,由四大紊亂而產生狂心,身體不調是異熟果,而狂心只是增上果。

那麼,什麼樣的補特伽羅才有狂心呢?北俱盧洲以外具貪欲的人會有,天人尚且也有瘋狂等現象,其他眾生就更不言而喻了。除了佛陀以外的諸聖者有身體四大紊亂產生的狂心,而沒有異熟生的狂心,原因是對聖者來說,所有定業都已成熟,不定業不會成熟。聖者也不會有害怕非人形相的狂心,因為不存在對他成為有害的不莊嚴行為。憂愁而生的狂心對聖者來說也同樣無有,原因是他們已經現量見到了法性。

丙三、以因之方式分類:

經中所說曲穢濁,依諂嗔心貪心生。

經中雲:“曲、穢、濁業。”諂是指虛偽狡猾,由它引發的身語意業是三曲業;嗔心是指為重罪所染,由它引發的三種是三穢業;貪心如顏料之渣般心相續難以去除,因而稱為濁,由它所引發的三業為三濁業。

丙四(以因果二者之方式分類)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签名:fu 2017/3/13 10:55
baoyouweiwei
签名:fu 2017/3/13 10:55
於從滅定無煩惱,慈無量心與見道,
羅漢果中出定者,作利害果立即受。

那麼,田的差別是怎樣的呢?對於從滅盡定中剛剛出定者作利害,果報會立即感受,因為他與從涅槃中出定相同。對從慈無量與無煩惱的等持中剛剛出定者作利害會立刻感受果報,原因是他與利益一切眾生和無煩惱的清淨心相聯,並且已完全薰染上敏銳的無量福德。對於從見道中剛剛出定者作利害之事果報也將立即感受,因為他已經獲得了斷除一切見斷的新轉依無垢智慧。對於從阿羅漢果位中剛出定者作利害之事,也會立即感受果報,原因是阿羅漢已獲得了斷除所有修斷的新轉依無垢智慧。然而,對從一來果與不來果中剛起定者作利害之事不會立即感受果報,原因是他們斷除見斷的新轉依無垢智慧已陳舊,還尚未獲得斷除一切修斷的新轉依無垢智慧。

己三(由何業受何果)分二:一、真實宣說;二、別說狂心。

庚一、真實宣說:

無尋善業之異熟,許唯心受不善身。

若問:如果說異熟主要是受,那麼是身受還是心受呢?無尋的殊勝正禪至有頂之間的善業異熟承認是心受,唯一是意樂受與舍受,因為在此之上無有身受,其原因是身受絕對是有尋。這間接已說明了有尋的善業異熟是身受與心受兩者。不善業的異熟唯一是身受,因為心苦受即是意苦受,而不善業不能成熟意苦受。

庚二、別說狂心:

所謂狂心唯意識,彼由業之異熟生,
依畏受害不調憂,除北俱洲具貪有。

签名:fu 2017/3/12 15:21
baoyouweiwei
签名:fu 2017/3/12 15:21
辛二、別說定受業:

強惑淨心功德田,恒造殺父母業定。
所謂順現法受業,依田意樂之差別,
永離彼地貪欲故,必定感受異熟果。

若問:究竟什麼是異熟定受業呢?極為強大的煩惱與清淨心、依靠下文中要講的功德福田三寶等、長期所做之事,如薩色巴地方的人以積累福德之心殺害自己的父母,這些業必定要感受異熟果報。

既然說“皆屬順現法受業”,那麼到底它是指的什麼呢?現世中所要感受的業是由田與意樂的差別而變成的。以田的差別而成為順現法受業的公案: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曾經成為一名三藏比丘,當時僧眾出現諍論,結果由一位持藏比丘調解平息了。那位三藏比丘生起嗔心說道:“女人平息了女人的諍端”。由此而于現世中變成了女人,並且後來於五百世中投生為女人。以意樂的差別而變成順現法受業的公案:從前,甘嘎國王的一位名叫龍瓦的太監問一個趕著五百頭牛的人:你要做什麼去?那人回答說:將這些牛閹割。他聽後生起悲憫之心,將這些牛從那人手中救了下來。結果那一生中男根就恢復了。不僅如此,而且由於徹底遠離了那一地貪欲的緣故,必定成熟於彼地的業也會變成現世受報的業,如同(欠債者)要遷往他鄉時(債主)就會前來索債一樣。

留言总数:3298 分页:215/413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