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十、宣說三障: 無間罪之諸業障,強烈煩惱與惡趣, 無想天眾北俱洲,承許此等為三障。 若問:經中所說的業障、煩惱障、異熟障究竟是指的什麼呢?殺父、母、羅漢、破僧和合、以噁心出佛身血五種無間罪業是業障;由於猛烈的煩惱由小到中、由中到大連續不斷產生而得不到依對治法斷除的機會,因此稱為煩惱障,猛然湧現的煩惱容易斷除,因而不是煩惱障;三惡趣眾生、無想天眾生以及轉生北俱盧洲的眾生具有的障礙稱為異熟障,因為是依靠宿業牽引而成為惡相續者之故。如此承許三障。這是由於它們對聖道與暖相等聖道加行善起到遮障與阻礙的緣故。 若有人說:這樣一來,蘭禪巴(即能樂)、指鬘、難陀等因為具有深重的煩惱而不應當生起聖道了。 無有此種過失,他們也是乃至未斷除那些障礙之前沒有生起聖道,因為得道時就不存在深重的煩惱了。 無間罪業三洲有,不許黃門等具有, 缺少恩德少慚故,餘障五趣中皆有。 三障中的五無間罪在三洲中有,而在北俱盧洲與其他趣中是不存在的。在惡趣中雖有殺父母等的現象,但不會成為無間罪,原因是它們罪惡的意樂不穩固並已現前業果。天人無有殺害父母等情況,因為他們不具惡劣意樂而且也已現前業果。北俱盧洲也沒有無間罪,這是由於他們自然具戒或者性情善良並且無有佛教的緣故。三洲中的隨欲黃門,兩性黃門等也不會造無間罪。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從他們的父母方面而言,沒有生出身根具全的他們並且缺少對他們的慈恩。從晚輩的角度來說,也缺乏對父母的知慚有愧心。除業障外剩餘的煩惱障與異熟障二者,無想天眾生與北俱盧洲、所有惡趣具有的是異熟障,而煩惱障一切眾生均有,所以五趣中都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