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曹天天
 
曹天天
2014-05-01 ~ 2014-06-30
 
到访:46318  祭奠留言:367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签名:fu 2017/4/2 12:05
丙十、宣說三障:

無間罪之諸業障,強烈煩惱與惡趣,
無想天眾北俱洲,承許此等為三障。

若問:經中所說的業障、煩惱障、異熟障究竟是指的什麼呢?殺父、母、羅漢、破僧和合、以噁心出佛身血五種無間罪業是業障;由於猛烈的煩惱由小到中、由中到大連續不斷產生而得不到依對治法斷除的機會,因此稱為煩惱障,猛然湧現的煩惱容易斷除,因而不是煩惱障;三惡趣眾生、無想天眾生以及轉生北俱盧洲的眾生具有的障礙稱為異熟障,因為是依靠宿業牽引而成為惡相續者之故。如此承許三障。這是由於它們對聖道與暖相等聖道加行善起到遮障與阻礙的緣故。

若有人說:這樣一來,蘭禪巴(即能樂)、指鬘、難陀等因為具有深重的煩惱而不應當生起聖道了。

無有此種過失,他們也是乃至未斷除那些障礙之前沒有生起聖道,因為得道時就不存在深重的煩惱了。

無間罪業三洲有,不許黃門等具有,
缺少恩德少慚故,餘障五趣中皆有。

三障中的五無間罪在三洲中有,而在北俱盧洲與其他趣中是不存在的。在惡趣中雖有殺父母等的現象,但不會成為無間罪,原因是它們罪惡的意樂不穩固並已現前業果。天人無有殺害父母等情況,因為他們不具惡劣意樂而且也已現前業果。北俱盧洲也沒有無間罪,這是由於他們自然具戒或者性情善良並且無有佛教的緣故。三洲中的隨欲黃門,兩性黃門等也不會造無間罪。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從他們的父母方面而言,沒有生出身根具全的他們並且缺少對他們的慈恩。從晚輩的角度來說,也缺乏對父母的知慚有愧心。除業障外剩餘的煩惱障與異熟障二者,無想天眾生與北俱盧洲、所有惡趣具有的是異熟障,而煩惱障一切眾生均有,所以五趣中都存在。

签名:fu 2017/4/1 09:11
baoyouweiwei and_______ mama
签名:fu 2017/4/1 09:10
丙八、合理與非理業之分類:

非理業即染汙性,有謂失軌亦複然。

論中雲:“非理所生業、合理所生業、非二者所生業三種。”這其中非理所生業是指染汙性的自性罪不善與有覆無記業,因為由非理作意所生之故。前代的有些上師說:不僅是染汙性自性罪,而且從佛制罪的衣食住行等世間共稱的儀軌中退失,相違而行,也是非理業。合理所生業是指善業。

丙九、引業與滿業之分類:

一業能引一生世,滿業則可有多種。
無心之定非引業,得繩亦非為引業。

若問:一業只能引一世還是能引很多世呢?同樣,許多業只能引許多世還是能引單單的一世呢?一業只能引一世,而不能引許多世,由於可以引同類,所以許多業也不會引一世。而一業所牽引的同類生世特法的滿業卻可以有多種,比如一位技藝高超的畫家先進行素描,之後其他人用各種顏料來圓滿完成。同樣的道理,名稱雖然相同,但有些眾生以善滿業而感相貌端正,諸根具全,受用豐富,健康無病,有權有勢等。有些以不善滿業而感相貌醜陋等。因此,引業與滿業共有四類,即引業為善、滿業不善;引業不善、滿業為善;引業滿業均善;引業滿業均不善。其中引業為善、滿業不善:諸如欲界中具有痛苦的人天;引業不善、滿業為善:諸如閻羅法王以及財豐龍王之子等;引業滿業均善:如帝釋天王等;引業滿業均不善:如地獄的眾生。

經部等其他宗派的論師認為,一業也能引許多世,諸如此類有許多說法。也有承認一業可以引多世、多業可以引一世的。

若有人問:是不是所有的業都是引業嗎?無心的狀態即滅盡定與無想定雖有異熟但不是引業,因為它無有心而與心不俱生的業力微弱之故,但它是長壽天與有頂的滿業,而此二者(指長壽天與有頂)的引業是四禪與有頂定。善不善業的得繩雖然也與業共存,卻不是引業,原因是得繩是由無心狀態中順便產生而力量微弱,並且得繩如同樹皮一樣與業是異體的。然而,有漏善法與不善業的得繩均是滿業。此外,聖者的相續中具有的有漏業與加行道四順抉擇分也只是滿業。

签名:fu 2017/3/31 12:38

baoyouweiwei and______ mama
签名:fu 2017/3/31 12:37
過去一切具四果,現業未來亦複然。
現業二果未生業,果未來則為三果。

過去的有漏法產生過去、未來、現在的一切法,各有四果,因為離系果不為界與時間所攝(因而不包括在內)。中間也就是現在之業產生未來之法也同樣有四果,原因與前者相同。如果是現在之業產生現在之法,則有士用果與增上果二果。如果未生即未來之業產生未來果,則是不包括等流果與離系果的三果。

自地之業果為四,他地則為三與二。
有學有學等三果,無學業果有學等,
次第有一三二果,餘有學等二二五。

若是自地的業產生自地的法,則是四果,由於離系果不為地所攝(因而不包括在內)。若是他地之業產生他地之果,則可能有三果,如果依靠無漏一禪而生起無漏二禪,則有士用果與增上果,又由於九地之道互為因,所以還加上等流果;也可能有二果,如果以有漏二禪生起有漏三禪,則無有等流果。若是有學業產生有學法,則有士用果、增上果與等流果三果;“等”字的意思是說,如果是有學業產生無學法,則與前相同;有學業產生非有學非無學法則是除異熟果與等流果以外的三果。無學業之果若是有學法與“等”字所包括的無學、非有無學,則分別有增上果一果、士用果與增上果加上等流果三果、增上果與士用果二果。除此之外的業,其果如若是有學以及等字包括的無學、非有無學,則分別是士用果與增上果二果、同樣的二果、五果。

見斷彼等三四一,修斷業生彼等果,
次第為二四與三,非斷彼等一二四。

見斷之業的果是見斷以及“等”字包括的修斷與非所斷,則分別為士用果、增上果、等流果三果;除離系果以外的四果;增上果一果。修斷之業的果是見斷、修斷、非所斷,則依次為士用果與增上果二果;除離系果以外的四果;離系果、士用果與增上果三果。非所斷的業,其果是見斷、修斷、非所斷,則依次為增上果一果;士用果與增上果二果、除異熟果外的四果。所有這些均是按次第而對應的。

签名:fu 2017/3/30 11:57

baoyouweiwei and_____ mama
签名:fu 2017/3/30 11:56
丁三、何業具幾果:

斷道有漏業五果,無漏業則具四果,
餘有漏善不善四,無漏餘無記具三。

若問:那麼,任何一業具幾果呢?有漏斷道世間修道無間道的業具五果,原因是有漏善業而具異熟果,以它的力量而使斷除所斷與解脫道等同時出現,無間生起即具士用果,不是在它前面產生的有為法是增上果,後面的所有同類是等流果,由於是無間道而具有遠離下地煩惱的離系果。無漏斷道具有四果,因為不可能有異熟果,有漏斷道以外的善業與不善業都具有四果,不存在離系果之故。無漏斷道中剩餘的加行道、解脫道、勝進道以及非為善與不善的有覆無記法與無覆無記法這些業具有除異熟果與離系果以外的三果。

善業之果為善等,次第有四二三果,
不善業生善法等,依次具二三四果,
無記業生善法等,彼等具二三三果。

善業生善果雖然可成為異熟因,但它不可能有異熟果,因而具有四果;“等”字所包括的善業產生不善法,有士用果與增上果二果;此外,善業產生無記法也有異熟果、增上果與士用果三果。不善業的善果是士用果與增上果二果;“等”字所包括的不善業產生不善果,有士用果、增上果與等流果;不善業產生無記法,有除了離系果以外的四果,(之所以能生等流果)是因為不善遍行因能產生壞聚見、邊執見的有覆無記法。這些都是按照次第上下對應的。無記法產生善法有增上果與士用果;“等”的意思是說,無記法產生不善法有士用果、增上果與等流果三者,(之所以產生等流果)是因為壞聚見能產生苦見斷的不善果。無記法產生無記法,有士用果、增上果與等流果。

签名:fu 2017/3/29 12:18

baoyouweiwei and____ mama

留言总数:3298 分页:211/413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