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二(真實隨眠)分七:一、隨眠之分類;二、形相之差別;三、心具隨眠之理;四、生起煩惱之理;五、數量;六、與何法相應;七、宣說五障。 乙一(隨眠之分類)分二:一、真實宣說隨眠之分類;二、旁述。 丙一(真實宣說隨眠之分類)分二:一、根本隨眠之分類;二、特殊隨眠之分類。 丁一、根本隨眠之分類: 六種即貪如是嗔,慢無明見以及疑, 彼六貪分說七種。二界所生為有貪, 內觀之故為遣彼,解脫之想而宣說。 見五壞取見邪見,邊執見與見取見, 以及戒禁取見十。 既然說“有之根本即隨眠”,那麼根本隨眠究竟有多少呢?根本隨眠有六種,即貪隨眠、如是嗔、慢、無明、見、疑隨眠。所謂的“如是”指的是緣于何法能增上貪,嗔等也是如此增長的意思。這六種隨眠也可說有七種,因為貪隨眠分為欲貪與有貪兩種。所謂的欲貪是指緣欲界的色香等欲妙而產生,因而在欲界中才有,而上兩界中生起的貪為有貪。 若問:所謂的這兩界的有貪歸納為一者是何原因呢?這是有原因的。因為上兩界有情大多數都是由於貪愛等至而內觀入定,這一點是相同的;再者,是有覆無記法也相同,所以算為一個。必要:為了遣除此二界中認為他們是解脫的想法,由於這兩界貪愛等至所生而宣說為有貪。 這些隨眠也可說有十種,是怎樣的呢?六種隨眠中的見有五種,即壞聚見、損減邪見、增益邊執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見。在前面的五種隨眠基礎上加上這五見,如此共有十隨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