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曹天天
 
曹天天
2014-05-01 ~ 2014-06-30
 
到访:46312  祭奠留言:367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签名:fu 2017/4/20 13:55
甲二(真實隨眠)分七:一、隨眠之分類;二、形相之差別;三、心具隨眠之理;四、生起煩惱之理;五、數量;六、與何法相應;七、宣說五障。

乙一(隨眠之分類)分二:一、真實宣說隨眠之分類;二、旁述。

丙一(真實宣說隨眠之分類)分二:一、根本隨眠之分類;二、特殊隨眠之分類。

丁一、根本隨眠之分類:

六種即貪如是嗔,慢無明見以及疑,
彼六貪分說七種。二界所生為有貪,
內觀之故為遣彼,解脫之想而宣說。
見五壞取見邪見,邊執見與見取見,
以及戒禁取見十。              

既然說“有之根本即隨眠”,那麼根本隨眠究竟有多少呢?根本隨眠有六種,即貪隨眠、如是嗔、慢、無明、見、疑隨眠。所謂的“如是”指的是緣于何法能增上貪,嗔等也是如此增長的意思。這六種隨眠也可說有七種,因為貪隨眠分為欲貪與有貪兩種。所謂的欲貪是指緣欲界的色香等欲妙而產生,因而在欲界中才有,而上兩界中生起的貪為有貪。

若問:所謂的這兩界的有貪歸納為一者是何原因呢?這是有原因的。因為上兩界有情大多數都是由於貪愛等至而內觀入定,這一點是相同的;再者,是有覆無記法也相同,所以算為一個。必要:為了遣除此二界中認為他們是解脫的想法,由於這兩界貪愛等至所生而宣說為有貪。

這些隨眠也可說有十種,是怎樣的呢?六種隨眠中的見有五種,即壞聚見、損減邪見、增益邊執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見。在前面的五種隨眠基礎上加上這五見,如此共有十隨眠。

签名:fu 2017/4/19 11:11
baoyouweiwei,heihei,and_________ mama
签名:志乐 2017/4/19 11:10
俱舍論釋 第五品 分別隨眠

洛德汪波尊者 著 索達吉堪布譯

 

第五品 分別隨眠

第五分別隨眠品分四:一、連接文;二、真實隨眠;三、斷隨眠之理;四、斷除之果。

甲一、連接文:

有之根本即隨眠。

既然說“形形色色世間界,皆由眾生業所生”,那麼唯一的業就能產生這形形色色的器情世界嗎?不是,由於三有的根本是隨眠,以業轉生輪回,這也必須有能引起的煩惱作為前提。因為無有煩惱僅僅憑業不能生果,譬如阿羅漢雖有不定業,但由於無有煩惱而不會投生輪回。

签名:fu 2017/4/18 14:00
baoyouweiwei,heihei,and________ mama
签名:fu 2017/4/18 13:59
世間中所謂的書寫文字,刻印、計算、詩歌、數量,它們的自性是什麼呢?以方便的差別如理而入的身語意三業及其引發相應者即是五蘊之自性。它到底是怎樣的呢?書寫嘎等文字、進行刻印即是身業,計算一個物體等以及詩歌是語業。身語兩部分及其等起而以五蘊為體。十乘十等於一百等的數量合計這是意業,屬於四蘊性。如是依次而了知。

另外,此對法比較簡略,因而對《法蘊論》當中出現的名詞進行宣說。由於煩惱具有遮障的作用,因此叫有覆,由於具染汙而呈現黑色並遭受聖者呵責,所以也稱下劣,與煩惱同住,故又稱具罪。這些均是具染汙性法的異名。無垢的善法最為清淨,故稱善妙,所謂的善妙實際上是無漏善法的異名。煩惱絕對下劣,無漏善法絕對善妙,因而除了這兩者以外的他法稱為中等。從相續中生起的角度來說,應當恭敬依止有為法中一切有漏無漏善法。除此之外的無為法、不善法、有覆無記法並不是該依止的,原因是無為法不可能有在相續中生起以及反復串習的概念,並且是就為了得果而宣說的,無為法也不具有果。不善業與有覆無記法是染汙性的,無有悅意的果報。不善業與有覆無記法、有為無覆無記法、有漏善法、有為無漏法、無為無覆無記法的虛空、非抉擇滅以及解脫的抉擇滅,前前還有後後居上,因為這些法按次第而言,無有悅意的異熟果報、非為染汙性、具有悅意的異熟果、不是有漏法、常有、既常有又是善業。其他所有的法還有居其上者,而解脫涅槃的抉擇滅已達頂峰,再沒有其他更殊勝的,因而至高無上。

俱舍論第四分別業品釋終

签名:fu 2017/4/17 13:21
baoyouweiwei,heihei,and_______ mama
签名:fu 2017/4/17 13:20
附帶講述一下法佈施,所謂的法施是指意樂等起不是為了名聞利養與恭敬愛戴等染汙心,行為也是如理無誤地講解十二部契經或三藏。

丙十四、宣說三隨分:

隨福德分隨解脫,隨抉擇分三種善。

經中宣說了隨福德、隨解脫、隨抉擇分三種善業,其中在輪回中的悅意果報是隨福德分,於資糧道中嚮往涅槃的善業為隨解脫分,原因是無論何者生起都必定成為涅槃之法。對於具有這種善業之人,通過宣說輪回的過患與解脫的功德,從其生起強烈信心以致汗毛豎立等的外相中便可了知。隨抉擇分善是指暖位等四加行道。此等即是所謂的三種隨分善。

丙十五、如理而入之業:

如理三業具等起,次第乃為書字印,
計算詩歌與數目。有覆下劣與具罪,
此等染汙法異名,無漏善業為善妙,
有為善法當敬依,解脫乃為最無上。

签名:fu 2017/4/16 13:17
baoyouweiwei,heihei,and______ mama

留言总数:3298 分页:207/413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