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三、遣除與末見相關之爭論: 于大自在等非因,妄執為因由我常, 顛倒執著而生故,唯是苦諦之見斷。 若有人說:大自在等不是因反而耽著為因,這樣一來,它也就成了集諦之見斷,因為是顛倒執著苦因的緣故。 實際上是苦諦見斷,因為它是由常有與我的顛倒執著中產生的。 丁四、顛倒之分類: 由三見立四顛倒,顛倒計度分別念, 以及增益皆具故,心想顛倒隨彼轉, 若問:既然說“妄執為因由我常,顛倒執著而生故”,那麼決定只是(我、常)這兩種顛倒嗎?不是,顛倒共有四種,即無常執為常有之顛倒、不淨執為淨之顛倒、苦執為樂之顛倒、無我執為我之顛倒。 那麼,在什麼見中安立為顛倒的呢?由三種見而安立為四種顛倒的,邊執見中安立無常執為常有的顛倒,見取見中安立不淨執為淨的顛倒與苦執為樂的顛倒,壞取見中安立無我執為我的顛倒。其他見不安立顛倒的理由何在呢?只有具全於對境始終有顛倒執著、具有計度分別、為增益見這三種條件才能安立為顛倒,而戒禁取見於對境不是始終顛倒執著,邊執見中的斷見與邪見是損減見,而不是增益見,因而這兩種見並不能安立為顛倒。 如果有人說:這樣一來,經中所說的“于無常認為常有是顛倒心、顛倒想、顛倒見”其中的顛倒心與顛倒想就成了不是顛倒,因為無有計度分別的緣故。 無有此種過失,從根本隨眠為基礎的角度而言,由於不具足這裏的兩種條件,因而沒有安立為顛倒,經中是就顛倒心與顛倒想這兩者與邪見相應而說為顛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