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曹天天
 
曹天天
2014-05-01 ~ 2014-06-30
 
到访:46310  祭奠留言:367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签名:fu 2017/4/25 10:24
丁五、傲慢之分類:

七慢九慢攝三中,以見及修而滅盡,
修斷殺等纏滅愛,我慢不善之惡作,
聖者不會明出現,因由見疑增長故。

若問:只有見才有分類嗎?不是,慢也有七種分類,即傲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七種。接下來,對這些慢進行逐一辨別:心裏想與下者相比我更勝一籌的自滿之心為傲慢;認為我已勝過了與自己同等者,為過慢;認為在其他殊勝者當中我更高一籌為慢過慢;認為近取蘊為我,即是我慢;本未獲得功德卻認為已獲得,為增上慢;認為自己與特別優秀者比起來略顯低下,為卑慢;本得到的不是功德而是過患,反而認為獲得了功德,此為邪慢。

《入智論》中宣說了九種慢,即觀待他者立己三種,觀待自己立他三種,觀待自己否他三種。觀待他者立己三種:認為我已勝過他;我與他平起平座;我比他低。觀待自己立他三種:他比我高;他與我等同;他較我低。觀待自己否他三種:沒有比我高的;沒有與我等同的;沒有比我低的。那麼,這九種慢包括在七慢的哪一種中呢?包括在傲慢、過慢與卑慢三者中。

那這些慢是見斷與修斷哪種呢?這些需要見道與修道二者來盡除。那麼,尚未斷除修斷的聖者會不會明顯出現這些慢呢?修斷是指殺生等纏;還有如想我成為護地大象之子該多好的生愛;如想我長久存在有何用呢,還是儘快死的滅愛;七種慢以及源於我所生的九慢,這一切作為聖者不會明顯出現,原因是這些均是以見而增上,而聖者已遠離了見。再者,不善的惡作聖者也不會明顯出現,原因是它是以懷疑而增長,而聖者已斷除了懷疑。

签名:fu 2017/4/24 11:16
baoyou mama_heihei_weiwei
签名:fu 2017/4/24 11:13
丁三、遣除與末見相關之爭論:

于大自在等非因,妄執為因由我常,
顛倒執著而生故,唯是苦諦之見斷。

若有人說:大自在等不是因反而耽著為因,這樣一來,它也就成了集諦之見斷,因為是顛倒執著苦因的緣故。

實際上是苦諦見斷,因為它是由常有與我的顛倒執著中產生的。

丁四、顛倒之分類:

由三見立四顛倒,顛倒計度分別念,
以及增益皆具故,心想顛倒隨彼轉,

若問:既然說“妄執為因由我常,顛倒執著而生故”,那麼決定只是(我、常)這兩種顛倒嗎?不是,顛倒共有四種,即無常執為常有之顛倒、不淨執為淨之顛倒、苦執為樂之顛倒、無我執為我之顛倒。

那麼,在什麼見中安立為顛倒的呢?由三種見而安立為四種顛倒的,邊執見中安立無常執為常有的顛倒,見取見中安立不淨執為淨的顛倒與苦執為樂的顛倒,壞取見中安立無我執為我的顛倒。其他見不安立顛倒的理由何在呢?只有具全於對境始終有顛倒執著、具有計度分別、為增益見這三種條件才能安立為顛倒,而戒禁取見於對境不是始終顛倒執著,邊執見中的斷見與邪見是損減見,而不是增益見,因而這兩種見並不能安立為顛倒。

如果有人說:這樣一來,經中所說的“于無常認為常有是顛倒心、顛倒想、顛倒見”其中的顛倒心與顛倒想就成了不是顛倒,因為無有計度分別的緣故。

無有此種過失,從根本隨眠為基礎的角度而言,由於不具足這裏的兩種條件,因而沒有安立為顛倒,經中是就顛倒心與顛倒想這兩者與邪見相應而說為顛倒的。

签名:fu 2017/4/23 11:44
baoyouweiwei,heihei,and____________ mama
签名:fu 2017/4/23 11:44
丁一、確定所斷:

依有頂中所產生,忍毀唯一為見斷,
餘生為見修二斷,非忍所毀唯修斷。

若問:那麼,所有見斷隨眠唯以見道、所有修斷唯以修道而斷除嗎?有頂所生、由類智忍所摧毀的見斷唯一通過見道斷除,原因是以世間道無法斷除有頂的煩惱,並且在無漏修道之前就已經生起了見道。剩餘八地所生、由忍所摧毀的隨眠是由見道與修道二者斷除,因為具有一切束縛的聖者依靠現見真諦的見道而斷,凡夫將見斷與修斷合而為一來斷除時,依靠世間修道而斷。非為忍所毀而由智所毀的隨眠,諸如非見貪等四種俱生部分,唯一由修道來斷除,這是由於它們是有漏法而且不是見斷的緣故。

丁二、各見之法相:

我與我所常與斷,無有下劣視為勝,
非因非道視因道,此等即是五種見。

既然說有五見,那麼五種見的本體是什麼呢?將近取蘊視為我與我所,即是壞聚見;視近取蘊為常有或斷滅,即是邊執見;認為業因果不存在,即是邪見;本來前三種見等是下劣之見反而視為殊勝,為見取見;大自在等本不是因而認為他是因,視非道為正道,身體依靠五火,絕食,這些是戒禁取見,此等即是五見。那麼,第一見為什麼叫壞聚見呢?近取蘊是壞滅的聚合,將它視為我與我所,故而得名。

签名:fu 2017/4/21 09:43
baoyouweiwei,heihei,and___________ mama
签名:fu 2017/4/21 09:42
丁二、特殊隨眠之分類:

此十各七除三見,八種除去二種見,
以見欲苦等漸斷,四種隨眠修所斷,
色無色界除嗔有,如是承許九十八。

隨眠如果從行相之差別、界的角度來分類,則承許有九十八種,(那麼是如何計算的呢?)見斷: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顛倒執著欲界的近取蘊苦諦之見斷的十種隨眠,通過生起苦法忍與法智而遣除,就像了知假人便可去除人的執著一樣。集諦滅諦之見斷各有七種,也就是十種隨眠中除去壞聚見、邊執見與戒禁取見三見。道諦之見斷有八種,即十隨眠中不包括壞聚見與邊執見,由於形相互不矛盾而不會顛倒執著的緣故。這些隨眠(10+14+8即32)依靠現見欲界中苦諦等四諦各自的自相可依次斷除。修斷:由於貪、嗔、慢、無明四種隨眠緣直接緣真諦的見等或者顛倒誤入所知自己的法相,因此這四種隨眠的遍計部分僅僅依靠現見真諦就可以斷除,它們的俱生部分是修斷。所以說,從(見斷修斷)兩方面來分析,在欲界中有三十六種(32見斷+4修斷)隨眠,這四種隨眠成為四諦與修道的所斷,因此有五類。所說的欲界煩惱中除去嗔以外的煩惱在色界中具有。因而色界中見斷修斷的隨眠有三十一種。無色界也與色界相同,即(苦諦之見斷有)九種(十隨眠除去嗔)、集滅諦各有六種(見斷的七種除去嗔)、道諦有七種(見斷的八種除嗔)修斷有三(四修斷除嗔)。如此可見,三界中見斷有八十八種,加上十修斷,承許共有九十八種所斷。

丙二(旁述)分五:一、確定所斷;二、各見之法相;三、遣除與末見相關之爭論;四、顛倒之分類;五、慢之分類。

签名:fu 2017/4/20 13:55
baoyouweiwei,heihei,and__________ mama

留言总数:3298 分页:206/413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