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二、觀待所緣境之分類: 見滅道諦之所斷,邪見疑與彼相應, 不共無明共六種,即是無漏行境者。 若緣滅諦緣自地,道諦相互為因故, 六地九地之道諦,彼行境者之對境。 這些隨眠中緣有漏法與無漏法的有多少呢?見滅諦與道諦所斷的有二邪見、二疑共四種,還有與這四種相應的無明合為一,唯一的不共無明算為一,共有六隨眠。或者以界來分,十八種隨眠是無漏的行境者(即緣無漏法),原因是它們對滅道二諦顛倒執著,而這二諦是無漏法。 再者,滅諦的見斷若緣滅諦,則緣自地的滅諦,而不緣他地的滅諦,因為這兩種滅諦是不同的實體之故。欲界的滅諦見斷緣欲界的滅諦,直至有頂之間依此類推。 那麼道諦也必定是這樣嗎?不一定,依靠初靜慮未至定等靜慮六地法智方面的所有道諦均是緣法智的欲界見斷邪見、懷疑、無明三種隨眠的行境,這是因為靜慮六地的道諦相互是平等因與殊勝因,又由於法智方面的道諦是欲界的對治類。依靠這六種無漏法與前三無色界此九地類智方面的所有道諦,是緣彼道之有境地上道這三種見斷的對境,原因是無漏九地的道諦相互為平等因與殊勝因,又由於類智是上地的對治。 貪非緣二所斷故,不害故嗔非緣彼, 寂滅清淨殊勝故,慢戒取禁不緣彼。 那麼,除了此三種以外的其他隨眠不緣滅諦、道諦的原因是什麼呢?貪不是直接緣滅諦與道諦,因為它的對境唯一是所斷,而滅諦與道諦並不是所斷;嗔不緣滅諦與道諦是因為滅諦與道諦不害他者的緣故;慢不緣滅諦與道諦是因為滅諦、道諦是寂滅法;戒禁取見不緣滅與道諦,這是由於此見是將不清淨執為清淨,而道與滅諦是清淨的緣故;見取見也不緣滅與道諦,因為它是將下劣執為殊勝,而滅諦與道諦本來即殊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