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曹天天
 
曹天天
2014-05-01 ~ 2014-06-30
 
到访:46296  祭奠留言:367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签名:fu 2017/6/7 10:45
己二、法之差別:

加行道為修生慧,所依之地未至定,
以及殊勝與正禪。下界亦具頂暖位,
欲界所依勝法位,以女將依二身得。

四種加行道都主要是修所生慧,因為主要安住於入定中之故。

若問:它們依于何地(之心)呢?依於第一靜慮將禪未至定、殊勝禪與四種正禪,因為是彼等所攝的入定之故。按照妙音尊者的觀點來說,暖位與頂位智二者在下面的欲界中也具有。

什麼身份才能具有加行道呢?四種加行道的所依身均是欲界的天眾與三洲的人類身份。如果女人獲得勝法位,那麼必然是以男、女兩種身份獲得,原因是在那一世中變性或再轉生到欲界而變成男性;如果男人獲得勝法位,則只是以男身獲得,並不轉為女人的身份,因為獲得勝法位的男人已得到了非抉擇滅的緣故。

聖者由棄前地舍,非聖異生由命終,
前二亦由遍失舍,依正禪必見真諦,
退失之時得前無,二失即是非得性。

那麼,這些加行道以什麼而舍呢?所有聖者以前依靠何地而獲得此等加行道,當離開那一地後投生上地時即捨棄。非聖者的凡夫死亡時捨棄同類(即加行道)。前兩種加行道以煩惱而遍失也會捨棄。如果這些加行道是依靠靜慮正禪而生,則此人在即生必定見諦,因為厭離心極為強烈之故。如果得而退失後來又再次得到,則只是新得前所未有的,而不是得到前面已舍的,原因是(新得的加行道)以前在輪回中未曾熟練修習過,是通過精勤修行而得到的。

签名:fu 2017/6/5 08:59
彼生忍二亦複然,一切皆以法念增,
上以欲界苦為境,彼亦為一刹那性。
勝法五蘊除得繩,如是四順抉擇分。

頂位也是由下、中、上品次第增上,從中產生忍位智。為什麼叫忍位智呢?因為對見諦更能接納之故。忍位智有三種,下、中品忍智立足於真諦的方式與頂位元相同,而在增上方面卻比暖位與頂位更勝一籌,下、中、上品所有忍位智均以法念住而增上,並非是以身等念住而增長的。上品忍位智以屬於欲界的苦諦作為對境,具足彼之四行相中的任意一相,不僅如此,而且它是一刹那性,並非是相續性。

如同上品忍智的一切所緣均是欲界的苦諦與刹那性一樣,勝法位也唯一緣欲界的苦諦,並是一刹那性。為什麼叫世間勝法呢?因為依靠有漏世間法能夠直接引出見道的無漏智慧,故而得名。

暖位等四種智慧都是念住的本性,因而均是以智慧為體,如果具有從屬,則不是入定的智慧,而以五蘊為體。然而,暖位智等的得繩並不包括在暖位智等中,因為(有部宗認為)對於聖者來說在尚未舍地(見修道)之前雖然具有(加行道的)得繩但不可能使之現前的緣故。

前面所說的順抉擇分其實指的就是暖位智等四種。為什麼這樣說呢?所謂的“抉擇”即是見道,它的一部分是苦法忍,而勝法位直接隨從于它,其餘三者均是間接隨順,因而得名。

签名:志乐 2017/6/5 08:58
燒雞
签名:王帅妈妈 2017/6/4 12:08
阿弥陀佛
签名:佳佳妈妈 2017/6/4 11:24
吃饭了
签名:fu 2017/6/4 10:53
baoyou mama_heihei_weiwei
签名:fu 2017/6/4 10:53
四念住之次第是按照它們產生的順序而排列的,因為前前對境粗大而先證悟之故。

四念住之定數:為了對治身淨、受樂、心常、法執為我所的四種顛倒妄念而宣說了四念住,因此數量不多不少。

如是修習的瑜伽行者將安住於緣總相法念住中,因為緣身體等這些總相並作意無常、苦、空、無我之故。

戊二(加行道)分三:一、加行道之自性;二、法之差別;三、宣說其他遣除疑慮。

己一、加行道之自性:

由彼中生暖位智,彼為四諦之有境,
觀修十六種行相,暖中生頂亦同彼,
此二以法為基礎,其餘念住則增上。

資糧道時緣共相法念住而修習,從中生起暖位智。為什麼叫暖位呢?因為成為無分別智火的前兆,暖位智是緣四諦的有境,完整修持無常等十六行相。

暖智由下品、中品、上品逐步遞增,從中產生頂位智慧。為什麼叫頂位智呢?因為是動搖善根之頂的緣故。頂位也與暖位相同,是四諦的有境,完整修持無常等十六行相。暖位、頂位二智最初以法念住為基礎,立足於真諦,再以其他念住增上,也就是修習、清淨。

签名:fu 2017/6/3 04:07
baoyou mama_heihei_weiwei

留言总数:3298 分页:197/413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