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曹天天
 
曹天天
2014-05-01 ~ 2014-06-30
 
到访:46286  祭奠留言:367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签名:fu 2017/7/15 14:27
既然佛經中說“易道速通等四種”,那麼它們到底指的是什麼呢?禪定正行是易道,因為已被支分攝持,止觀平等而自然產生之故。其他地是難道,因為未以支分攝持並且止觀不等而需精勤修持之故。換句話說,是由於未至定與殊勝定寂止的成分少、無色定勝觀較少的緣故。鈍根者之道是遲通,原因是神通了知對境緩慢,另外的利根之道是速通,原因是神通了知對境迅速。

乙三(菩提分法)分七:一、以名稱而分類;二、以實體而分類;三、部類之次序;四、本體之差別;五、何地所攝;六、旁述獲得解信之理;七、別說無學法。

丙一、以名稱而分類:

盡智無生智菩提,隨順於彼故得名。

念住等三十七道品是隨菩提分之道,因為盡智與無生智是菩提,由於是與彼隨順之道,故而得名。

签名:fu 2017/7/14 12:41
baoyou mama_heihei_weiwei
签名:fu 2017/7/14 12:40
這七種聖者如果歸納,則有六種實體,也就是說,見道、修道與無學道以鈍根利根的差別而區分,見道為隨信行與隨法行的補特伽羅,修道為信解與見至的補特伽羅,無學道為待時解脫與不待時解脫的補特伽羅。那麼,俱解脫與慧解脫分別是指什麼呢?依靠無學靜慮的正行而獲得滅盡定為俱解脫,由於憑藉智慧而解脫煩惱障與通過定力而解脫阻礙生起解脫之障,他們具有神通等,因而稱為有嚴阿羅漢。依靠未至定而以智慧脫離煩惱障即是除俱解脫以外的慧解脫,因為尚未獲得滅盡定的緣故,他們無有神變等,所以也叫做無嚴阿羅漢。

以諸等至根及果,稱為有學之圓滿,
依根與定圓無學。              

若問:又經中說“有學圓滿”,那麼有學與無學圓滿的方式是怎樣的呢?獲得與解脫相同的滅法者是以滅定而圓滿的,不被外緣所奪的利根者是以根來圓滿的,斷除五順下分的不來果者是以果而圓滿的,應當了知上述此三種即稱為有學圓滿。無學者是以根與滅定二者來圓滿的。

甲四(宣說現證之道)分三:一、宣說加行等四道;二、宣說一切住地與住根之道;三、宣說菩提分法。

乙一、宣說加行等四道:

總之道即有四種,謂勝進道解脫道,
無間道及加行道。              

既然說解脫道有多種,那麼歸納而言有幾道呢?略而言之,解脫道有四種,即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與勝進道。其中加行道是指在這一道的未尾生起無間道;無間道即直接斷除所斷;解脫道即最初解脫所斷;勝進道則居於前三道之上的漸進道。

乙二、宣說一切住地與住根之道:

靜慮易道餘難道,鈍根遲通利速通。

签名:fu 2017/7/13 12:32
签名:fu 2017/7/13 12:32
乙二、結尾:

二佛以及七聲聞,彼九乃九根性者,
七者以根加行定,解脫二者所安立。

阿羅漢有九種,即圓滿正等覺與緣覺二佛,不動法羅漢分為本來利根羅漢與煉根羅漢兩種,因此聲聞阿羅漢有七種。阿羅漢必定有九種,因為利根、中根與鈍根每一種各分三品,共有九種。分法:從鈍根下品的退法羅漢直至利根上品的圓滿正等覺佛陀之間。聖者補特伽羅有七種,即隨信行聖者、隨法行聖者、信解聖者、見至聖者、身現證聖者、慧解脫聖者及俱解脫聖者。

若問:那麼,這七種補特伽羅是根據什麼安立的呢?前兩者(即隨信行聖者與隨法行聖者)是從加行的角度而安立的,因為他們是由隨從信奉別人的詞句之加行以及隨從正法之加行而現見真諦的。中間兩種(信解聖者與見至聖者)是從根性的角度而安立的,這是由於他們以殊勝信心與殊勝智慧詳細分析的緣故。身現證是從滅定的側面而安立的,因為獲得滅盡定之故。慧解脫是從解脫的角度而安立的,原因是依靠智慧從煩惱中解脫出來。俱解脫則是以滅定與解脫二者而安立的,這是因為依靠滅定脫離解脫障,依靠智慧脫離煩惱障。

彼等實體則為六,如是三道各為二,
得滅定乃俱解脫,依慧即是慧解脫。

签名:fu 2017/7/12 11:40
baoyou mama_heihei_weiwei
签名:fu 2017/7/12 11:40
從果退者無死亡,彼不行持非法事。

如果有人說:這樣一來,鈍根阿羅漢若從果位中退失,則由於具愛而會再度投生三有了。

無有這種過失,原因是雖然他們從果中退失,但在沒有恢復退失之前絕不會死亡,這是因為尚未得果之前不會做與之相違的事,並且會精進修道。

辛四、別說轉根之理:

不動法者久串習,解脫無間道各九,
見至者各一即可,無漏人中得增上。
無學九地有學六,增舍勝果得果故。

若問:轉根需要幾道呢?堪達法羅漢轉為不動法羅漢時,需要九解脫道與九無間道,因為曾經久經串習世間道與出世間道而使鈍根種姓者已得穩固。而對最初即是信解者或見至者來說,各需要一解脫道與一無間道即可,因為彼等習氣輕微而容易轉根。

轉根之道是有漏還是無漏法呢?聖者轉根的解脫道與無間道是無漏法,原因是所舍之根的道如果也是無漏法,那麼依靠有漏不可能捨棄無漏,因為劣法必定不生勝法之故。凡夫則是以有漏道而轉的。

所依身份只有人類中才有退失的可能,由此方可增上、轉根,因為需要勤奮修行之故。若問:轉根依何地而轉呢?如果是無學道的煉根者,則依靠靜慮六地及前三無色地即無漏九地中的任何一地均可以轉根。如果是有學一來者,則依於未至定而轉。如若是不來者,則只是如應依於靜慮六地而轉,而依無色界是不能轉根的。為什麼呢?因為不來者增上根性務必要捨棄鈍根所攝的勝果,獲得利根所攝的最初果(此初果是指初果勝果中的初果而不是預流果),而不來初果無有被無色界所攝的。

签名:fu 2017/7/11 12:23
baoyou mama_heihei_weiwei

留言总数:3298 分页:190/413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