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問:那麼,十力為何智所攝呢?知處非處智力為十智所攝,因為知處非處智力了知一切有為法與無為法;知業報智力具有除了滅智與道智以外的八智,這是由於其對境業果是苦集諦所攝的緣故;知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知根勝劣智力、知種種信解智力與知種種界智力是不包括滅智的九智,之所以不包括滅智是因為此等智唯一緣有為法(而滅智唯一緣無為法)。徹知趣入地獄至佛果間的知遍趣行智力,如果從徹知道自本體方面來說,則是不包括滅智的九智,若就徹知道果而言為十智。知宿住隨念智力與知死生智力二者為世俗智所攝,因為它們不是真諦的有境而是所知自相的有境之故。知漏盡智力,如果就了知漏儘自本體而言是法智、類智、滅智、世俗智、盡智與無生智此六智,若從是漏盡相續中(指佛相續)具有的智這一角度來說,則是十智。 宿住死生依四禪,餘者則依一切地。 何故唯佛稱為力?因彼具有無礙故。 若問:這些智力依于何地呢?知宿住隨念智力與知死生智力二者在四靜慮正禪中具有,這是由於它們需要從止觀雙運之等持中產生的緣故。其餘八力依於斷除下地之地,而不依于產生功德之地,因此在不包括後七地未至定的所有地中均具有(即欲界、四靜慮、未至定、中定、四無色界此十一地),因為於此等地容易生起之故。所有無漏智均如應依於一切無漏地,世俗智所攝的所有智力依於一切地。 三界什麼身份具有此等智力呢?欲界身份可以具有一切智力,色界的身份具有色界地所攝的一切智力,無色界的身份只具有無色地所攝的一切智力。 若問:既然聲聞緣覺其他補特伽羅相續中也具有知漏盡智與知宿住隨念智,那麼為何只有佛陀相續中存在的才稱為力呢?之所以佛陀相續中具有的方稱為力是由於只有佛陀才能無礙照見萬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