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二、未至定: 彼等八種未至定,體淨非樂非苦受。 初未至定亦有聖,有者說為具三種。 既然說“未至淨定亦複然”那麼,未至定有多少種呢?入此等正行的未至定有八種。它的本體是什麼呢?是淨定,而不是染定,因為是能離下地貪之道故。它屬於什麼受呢?是與非苦非樂之舍受相應,原因是需要以難道精進而引出,一禪之未至定也具有聖者無漏定,因為與其他未至定相比心更為敏銳、明瞭。有些論師說:(初未至定)也有染定,由於與正行相競爭,因此它有三種(即淨定、無漏定與染定)。 乙三、殊勝定: 無尋殊勝之靜慮,具三舍果大梵天。 若問:那麼,一禪的殊勝正行是指什麼呢?無尋唯伺的靜慮正行即是殊勝禪。它有無漏定、淨定與染定三種,與既不是樂受也不是苦受的舍受相應,因為是勤修之道。殊勝禪的果是大梵天,原因是依靠修殊勝禪結果轉生大梵天界中。 乙四(等持之分類)分四:一、以界而分類;二、以道而分類;三、以出離道而分類;四、以作用而分類。 丙一、以界而分類: 勝禪以下有尋伺,中定唯伺上無二。 若問:經中說:“有尋有伺之等持、無尋唯伺之等持、無尋無伺之等持。”那麼它們分別是指什麼呢?殊勝禪以下一禪未至定與粗禪是有尋有伺之等持;殊勝禪(也叫中間靜慮)是無尋唯伺之等持;殊勝禪以上是無尋無伺之等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