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曹天天
 
曹天天
2014-05-01 ~ 2014-06-30
 
到访:46243  祭奠留言:367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签名:fu 2017/10/29 20:47
签名:fu 2017/10/27 19:58
baoyou mama_heihei_weiwei
签名:fu 2017/10/27 19:57
乙五、宣說彼等之理:

滅盡前品已宣說,餘皆離貪加行得,
所謂無色依三界,剩餘唯有人中生。
上二界由因業力,生起無色之等至,
色界所有諸靜慮,亦由法爾力量起。

若問:以上這二十六種功德(即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是如何獲得的呢?滅盡解脫的所依在前面第二品中已宣說過。其餘的二十五種如果曾經修習熟練,則唯是以離貪而得,未修習熟練則通過加行勤作而得。所依:所謂四無色解脫與二無色遍處依於三界的所依身份。剩餘的十九種是在人中生起,因為必須依靠決定正教而生。那麼,上兩界由於無有傳教怎麼能以下下所依身份生起上上定呢?其實上兩界的無色定是依靠因力與業力而如應生起的。第一由因力而生:諸如先前以人的身份從串修有頂的等持中退失,轉生到色界任何一處,以先前串修的同類因而生起有頂的等持。由業力而生:先前在人中獲得無色定後退失,以這種順後受業之力而轉生色界,獲得無色界的等持,因為需要在其後世轉生到無色界之故。色界的下下靜慮通過因力與業力而生起一切上上靜慮,也有以法性力而生起的。以法性力而生:諸如世間壞滅時,下禪的眾生以極其強大的善法自然而然生起上禪之心。

俱舍論第八分別定品釋終

签名:fu 2017/10/26 17:02
baoyou mama_heihei_weiwei
签名:fu 2017/10/26 17:01
baoyou mama_heihei_weiwe
签名:fu 2017/10/26 17:01
乙四、宣說遍處:

遍處十種八無貪,第四禪有緣欲界,
二遍處為無色淨,行境自地之四蘊。

所謂遍處是指能令觀想所緣境的地大等行相不間斷周遍之義。分類有地大遍處、水大遍處、火大遍處、風大遍處、青遍處、黃遍處、赤遍處、白遍處、空無邊遍處與識無邊遍處。其中前八遍處的本體是無貪之善;所依地只是在第四靜慮才具有;行境即所緣是欲界的色處,與世間的名言相符而承許為顯色與形色。空無邊遍處與識無邊遍處二者是前二無色界淨定的自性,所緣是自地的四蘊。

签名:fu 2017/10/25 22:00
baoyou mama_heihei_weiwe
签名:fu 2017/10/25 21:59
乙三、宣說勝處:

所謂勝處(發起勝知、勝見的禪定之處。于禪定中修習觀想,現見所緣形色、顯色淨妙,勝過其他,心不外散。八勝處即四種形色勝處及四種顯色勝處。四種形色勝處:一、以內有色想觀外色少勝處,謂於觀一切有情淨色獲得自在;二、以內有色想觀外色多勝處,謂於觀器世間色獲得自在;三、以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勝處;四、以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勝處。四種顯色勝處,即青黃赤白四勝處,依三摩地,此四顯色成就光明,分別緣余境,自在變化)有八種,前二相同初解脫,

二同第二餘如淨。

經中說:“內有色想觀外色少、內有色想觀外色多、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內無色想觀外色青、黃、赤、白四者,於此八種均勝過彼等色而了知,以勝而現見,如是作想即與所謂一勝處至八處之間對應。”所謂的勝處是指獲得自在。了知為寂止,現見為勝觀;或者說了知為無間道,現見為解脫道。應當了知前二勝處的本體、地、是何者的對治與所緣均與第一內有色觀色解脫相同。第三與第四勝處的本體等與第二無色觀色解脫相同。除此之外其餘的四色勝處的地與本體等與淨色解脫相同,然而不同的是,解脫是背離所緣,而不勝過,此勝處是隨心所欲信解所緣,以不生煩惱的方式勝過(其他)。

留言总数:3298 分页:172/413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