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三、教誡後代不放逸: 本師世目今已閉,堪作證者多入滅, 未見真諦放肆者,以邪分別亂佛教。 佛陀已趣勝涅槃,持彼教者多隨滅, 無怙無教滅德眾,當今此世任意行。 既知如來正法壽,漸衰亡如命至喉, 一切污垢具力時,求解脫者莫放逸。 作者如此殷切教誡後學者切莫放逸度日:能指明解脫道與非道、如世間明目般的佛陀出有壞已趣入涅槃,除了佛陀以外,堪為正法見證的諸位聖者阿羅漢大多數也已銷聲匿跡、入於寂滅。此時此刻,根本沒有現見法性真諦,不依佛陀聖教、不受他人調教剛強難化之輩,惡念紛呈、放任自流,陷入卑劣尋思的氛圍中,帶著顛倒分別邪念而從詞句與意義兩方面來擾亂聖潔的佛教。到底出現了什麼樣的局面呢?廣嚴城的諸比丘大肆宣揚十種非事,根本的四部分裂成十八部,對佛教進行各種各樣增益、損減。再者,自生圓滿正等覺佛陀以及珍重秉持自生教法證法的諸位大德都已趣入了寂滅輪回苦及苦因的殊勝涅槃。無依無怙、孤苦伶仃、無有傳授正法者的所有眾生在能摧毀戒慧功德、泯滅佛法之因——惡見與三毒之垢染汙穢的驅使下,於當今世界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大能仁佛陀所宣說的上述佛理正教好似彌留之際命至喉結即瀕臨死亡般已奄奄一息、難得久住。在比比皆是的垢穢勢不可擋之時,了知此情此景之後,諸位欲求解脫者切切不可放逸無度,而應萬分慎重、百般精進受持佛法。世尊曾經親言:“不放逸為無死處,放逸則為死亡處,不放逸者不死亡,放逸之人恒死亡。”《別解脫經》亦雲:“具壽佛陀之菩提,彼之諸法不放逸者方可獲得也。” 此《俱舍論頌》,乃佛陀親口授記之大德、能背誦九十九萬部經典、具有不退智慧自在者共稱為第二遍知的大阿闍黎世親撰著圓滿。印度堪布則那莫劄即佛友與大譯師華哲僧侶翻譯、校正並以講聞方式而抉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