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纪念沈德忠院士
  查看图片
沈德忠
1940-06-13 ~ 2014-04-05
 
到访:45266  祭奠留言:82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返回上一页纪念文章
  • 沈德忠:让中国品牌的人工晶体傲立世界科技前沿
    沈德忠院士纪念馆  2014/4/25 19:23:00  浏览:740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材集团特开辟庆祝栏目,让集团系统企业提交充满真事真情的感人故事,我们想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科技委主任沈德忠院士对科学技术的执着追求和历经四十五载创下的骄人业绩无疑是应该提交的。

        沈院士1941年5月13日出生在贵州贵阳的一个工人家庭,童年的生活是在贫困中度过的。当时,他一家七口全靠当筑路工人的父亲微薄的工资养活,小学上到三年级,他因为实在缴不起每年八斗米的学费而缀学在家。贵阳1949年解放后,政府免了他的学费,才使他在1950年春得以继续上学。当时家境很困难,别家孩子能够享受的乐趣,对他来说实属奢侈。别的孩子玩的玩具,父母没有钱给他买,于是他就自己动手做。当时用木板做的孙悟空翻筋斗居然能翻很多个来回,自己动手做幻灯竟把外公的老花镜拆了当幻灯机的镜头,为此还挨了母亲的打,但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对光系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沈院士从小就爱好广泛,特别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小学到中学他一直是美术课代表。平时在黑板上、书本上总爱画上点什么,班里的墙报都是由他画刊头和插图。曾经在一天晚上,他在马路上凑着街灯用粉笔画拿大刀的关云长。街道办事处的主任在一旁看了很久,后来问他的姓名、家庭住址和学校……不久,他所在班的班主任告诉他,那个街道办事处为参加市政府举办的声援“抗美援朝”的游行活动,要临摹漫画杂志上的40幅漫画,叫他去帮忙。他欣然允诺后去画了一个多星期,40幅漫画被他临摹的惟妙惟肖,办事处十分满意,奖给他30斤大米和一双皮鞋。他现在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穿上皮鞋时那兴高采烈的情景。
    对美术的爱好,使他曾在临近高考时想报考美术学院,遗憾的是那一年全国重点美术院校没有在贵阳招生,只好报了理工类,被四川大学物理系录取。

        沈院士聪颖的天资使他在美术方面的造诣达到了较深的境界,他画的一些画,人们看后常常会认为是专业画家所作。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6月中国工程院举行成立十周年院庆,沈院士为此精心设计了7幅精美的院徽,得到了工程院的高度评价。

        沈院士爱好的广泛还体现在他对音乐,舞蹈方面,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苏联歌曲是他的所爱,他穿着学校从贵阳歌舞团所借服装参加歌舞表演的照片常常把他带到以往那美好的回忆之中:“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无忧无虑,载歌载舞,谈笑风生……‘当我们想起年青的时光,当年的歌又在荡漾’”……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从沈院士珍藏的照片中可以深刻地感觉到他对友情的重视。一张十人参加舞蹈表演的照片他认真地进行了放大翻拍,并一一寄给了那九个同学;每当他回贵阳,都要聚集班上的同学去看望当年的班主任;往日的同学有了困难他总是热心地去帮助……

        对亲人的浓浓情愫更可以在沈院士珍藏的照片中折射出来。沈院士的父母都是高龄辞世的。父母在世时,每有机会他总要到父母膝前尽尽孝心,尽管有兄弟姐妹照顾父母,但他仍为二老请了保姆在身边侍奉照料。“百善孝为先”这句古话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从以上所举的小例中,我们深切地感觉到他对友情、亲情的重视。是的,他那对人、对事业所倾注的深情不正是他生命中的一盏明灯吗?

        四十三年来,他对人工晶体事业倾注的感情又是多么令人感动啊!

        沈院士1964年从四川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原建材部非金属矿研究所(现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一到该所沈院士就对无机非金属晶体的生长及应用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期间,最使沈院士难忘的是对用于激光频率转换的非线性光学晶体KTP(磷酸氧钛钾的简称)晶体的研究。

        上世界80年代初,沈院士邂逅了天津大学的姚建铨老师。姚老师是搞激光器及其应用的。在美进修期间,他了解到杜邦公司用水热法研制出一种新的倍频晶体KTP,倍频性能十分优异,就想倾其所有,花2720美元买一块带回国来,但因为该晶体是由美国军方资助研制的,考虑到KTP有潜在的军事用途,故对中国禁运。甚至连碎片也不能带出实验室。在姚老师的感染和鼓励下,沈院士决定开始对KTP的研究。

        杜邦公司当时生长KTP晶体是在高压釜内,在3000大气压、800℃的压力和温度下进行的。那时在国内还很难找到既能耐800℃高温又能耐3000大气压的钢材。要长KTP,只能另辟蹊径。

        在仔细分析KTP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晶体成长习性等基本情况后,沈院士选择了顶部籽晶熔剂法(简称TSS法)来生长KTP。那时他已用该法成功地长出了质量上乘的铌酸钾晶体。在此基础上,针对KTP晶体的结晶习性,创新地设计出了新的TSS法。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长出了可供性能测试的高光学质量的KTP单晶。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熔剂法长出可用的KTP晶体,不仅打破了美国对我国的禁运,而且促进了世界熔剂法生长KTP技术的发展。

        1988年,美国又发现KTP还具有优良的电光性能,并拟用于研制新一代光波导基片。制造这种基片需要面积大于20毫米×20毫米Z向切割的KTP晶体,而美国使用水热法生长KTP的高压釜直径只有1.5英寸(38毫米),籽晶也在晶体中间,无法长出足以切出所需面积的KTP单晶。由于沈院士生长KTP的方法独特,最容易长出能切割Z方向KTP大晶片的晶体,于是最先长出KTP单晶并对中国实行禁运的美国,反过来向沈院士实验室每年订购价值10万美元的Z切KTP大晶片。

        沈院士先后在国际国内刊物发表论文上百篇,丰硕的研究成果使得沈院士在1988年3月,获1987年国家建材工业局部级科技进步两个一等奖,在1988年7月,获国家科委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5月他被光荣地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当人们问及沈院士当时的感觉时,他说“被评为院士当然高兴,但同时更感到责任的重大”。从那以后,沈院士没有坐在功劳薄上止步不前,而是更加倾心忘我地投入了他所钟爱的研究工作之中。2001年10月,获科技部颁发的杜邦科技创新奖;2001年12月,又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2年2月,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沈院士除在单位继续研究他的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等项目外,作为清华大学的兼职教授、博导,在清华他还与人工晶体院共同承担着国家“863”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留学生丛书编委编辑发行的《追求奏鸣曲》一书中,沈院士袒露自己的人生信条是“人活着是为了大多数人活得更好”,他认为“人生的幸福就是创造”,他要为祖国的科学振兴,为人民贡献自己的毕生力量。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链接
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