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父陈品然(若瑟)、慈母刘成富(依撒伯)大人的天堂家园
 
查看图片 查看图片
刘成富大人
1923 ~ 2010
  陈品然大人
1918 ~ 1992
 
到访:54976  墓地祭奠:1675   留言:56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签名:倩 2012/7/8 00:36
公公&婆婆:

回望当天贪玩太过忘形 
连大考都竟敢放肆即兴 
从未懂谦虚倾听 从不肯小心改正 
曾经错对未会望清 
而慢慢开始将稚气暂停 
现实种种的挑战要适应 
如顺景当然高兴 如出错虚心改正 
而这种改变今天可见证 
这刻我想亲身致谢 
往昔你真心的爱惜 
从未离开拖紧我 走过黑夜 
而使我更学会独立些 
这刻我想亲身致谢 
你使我的心不再野 
陪著成长多得你 我一再感谢 
从今天起我真的不撒野 

签名:倩 2012/7/7 16:35
天无绝人之路,我相信一个人的善良您能看见!
签名:德友 2012/7/7 11:59
爸爸、保保:俩老好!今天好像又是38度也,呵呵!所以今天给俩老送来解暑水果西瓜,请您们享用。
     75年前的今天是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爆发,即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向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为了缓和危机,继续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
   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北京通往各地的咽喉要道。从1937年6月起,日本侵略军几乎每天都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头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当晚8点钟,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自卫,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了。
  驻防在卢沟桥一带的29军,原是西北军冯玉祥的旧部。这支部队擅长刀术,每个战士都身背一口大刀。每当日寇接近阵地时,战士们就跃出战壕,抡刀同敌人搏斗。日本军队集中火力连续猛攻卢沟桥石桥和平汉路铁桥,铁桥曾一度失守,驻守铁桥的一个连仅4人幸存,其余全部壮烈牺牲。29军将士勇猛顽强不怕牺牲,经过4小时激战,又从日寇手里夺回了铁桥。永定河畔的战斗整整进行了一昼夜,几百具日军的尸体横卧在卢沟桥头,而中国守军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卢沟桥的炮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呼吁: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的抗战救国运动风起云涌。工农大众和各界爱国人士以募捐、劳军、宣传等各种方式积极支援抗日前线。但国民党政府却推行一条消极的抗战路线,他们不敢动员民众,在日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犹豫动摇,致使北京、天津等地在7月底相继沦陷。
  由于全国人民要求抗战的压力,以及日军的侵略严重损害了英、美的在华利益,直接威胁到蒋介石等四大家族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于8月中旬发表《自卫宣言》,起来抗战,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时,南京国民党政府
签名:德友 2012/7/6 11:41
爸爸、保保:俩老好!今天温度又升上来了,我给俩老送来一点夏天的清凉解暑的饮品来,请您们在天堂多保重,开心快乐!
签名:德友 2012/7/5 13:42
爸爸、保保:俩老好!今天给俩老送来您们特喜欢收音机,以便俩老随时收听川剧和您们喜欢的其它节目。
签名:德友 2012/7/4 14:34
爸爸、保保:俩老好!今天下起了大雨,温度也降了下来。今天给俩老送来了一坛老窖酒,请您们慢慢享用!
签名:德友 2012/7/3 16:09
爸爸、保保:俩老好!今天开始有点降温了,我给您们送来网球,没事的时候您们俩老可以打打,活动活动。
    72年前的今天,可恨的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队长石井四郎,亲率一支远征队,携带70公斤伤寒菌、50公斤霍乱菌和5公斤染有鼠疫菌的跳蚤,开赴华中战区宁波一带进行细菌战。
   日军将所携细菌投入蓄水他和居民区,造成宁波一带鼠疫等传染病流行。与此同时,日军“七三一部队”另一支远征队在南京“荣”字第一六四四部队配合下,携带130公斤的炭疽菌、副伤寒菌和鼠疫菌,到重庆以及浙赣铁路干线的金华、龙游、衢县、玉山、浦江进行细菌战,造成被污染地区传染病流行,大批居民死亡,许多户全家死绝。
   更惨无人道的是,日军还将注射有伤寒菌和副伤寒菌的大饼分发给南京战俘营的3000名战俘食用,然后将战俘释放出狱,借以传播疾病。
签名:德友 2012/7/2 09:27
亲爱的爸爸、保保:俩老好!天气渐渐热起来了,我给俩老送空调来了。请您们慢慢享用!
    51年前的今天,即1961年7月2日,美国著名作家、优秀小说家海明威逝世,享年62岁。他曾短期到中国报道日本侵华战争。1952年出版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先后获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其他名著还有小说《战地钟声》,话剧《第五纵队》,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等。

留言总数:554 分页:48/70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登录|注册
纪念馆链接:
分享按钮
纪念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