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自学成才》
父亲没有什么学历证明,他曾经念过私塾还是公立学校?也无处证实,只是听父亲讲过一些高小一类的事,也不知道高小是啥学历,但我确信父亲应该念过几年书。
在父亲上学的年代,学校教学肯定不如现在这样正轨,学得的知识也不会像如今丰富多彩。所以,在父亲这辈人群中,有谁能到学校识上几百个字或能念信、写信就不错了。
父亲年轻时在村里也算是“文化人”。他很好学,除了识字、算数,还自学过打算盘、也跟着知识分子们搞过农业试验田。所以,凭着学到的这些本领,父亲在生产队当过会计,农业技术员,以及团支书等工作。
除了好学,父亲也特有悟性。他想学什么想做什么,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比如,木匠活儿,父亲通过自学,家里的木器用品,只要是有材料、有制作工具,他都能自己动手做。为学木匠,父亲先是到木匠那里借工具,然后再根据借的工具模样,自己琢磨着做一副模子一样的工具,家里的截床子、木钻、锛子、凿子、墨斗、刨子等,都是父亲自己造出来的。在外人眼中,仅从这些器具看,以为父亲是地道的木匠呢。直到现在,家里还留存很多木匠必备的工具。
父亲自学成才的故事,不仅限于农活和木匠、瓦匠这些门类,在做生意上也算精通。他的生意经是怎么学的从哪学的,令我至今不知道底细。
父亲从农村农民转而变成工商个体,也有自学的影子。他在电子技术领域能自学自悟更让我惊诧。说实话,父亲学复印打字的时候,我正在上大学,甭说四通打字机、复印机技术,我当时连电脑还没有摸过几次呢,可父亲却能在很短时间掌握了打字复印和机器日常修理技术。他学成技术后,在小县城联合开办了第一家复印打字社和第一家电脑培训班,在当时还填补了该县城没有商业打字复印服务的空白。
现在想起父亲开办复印社这事,如果让这个县城发展的历史留下足记,如果现在能有复印社照片留存的话,曾经位于政府原址附近的“文兴复印社”真可以列入历史档案。因为这个门店见证了小县城复印行业的兴起。也因为有了这个门店,为当地从事复印打字行业陪养了不少人才。而文兴复印社也记忆着父亲自学成才的一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