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 自您老人家走后,女儿便不停地写呀写呀,将心里的思念和感恩统统在我的文字里表达给爹,并将文字发往爹生前光顾的各大文学网站,还在爹的坟前焚烧。许多人不忍猝读,致使我不敢再发表。特别是在《老干部之家》,文友大都是老年人,我怕他们看了会伤心落泪,对身体不好。幸好大弟在天堂网给爹建立了墓园,总可以跟爹在这里天上人间,依旧痴迷。可以想爹,可以像爹在世时一样的跟爹汇报。可是,女儿再不能亲耳聆听爹的教诲,再不能亲眼目睹爹的神彩,只能在刻骨铭心的记忆里找寻爹的踪迹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 别人团聚我离分。 明月松间依旧照, 堂前席间少主人! 这是女儿在去年的中秋节为爹写下的悼文《不能承受之中秋月圆》中的前言几句。 一年四季是一个轮回,爹走后的550个日日夜夜是阴霾黯淡的难熬岁月。伴随我的也只有文字,看爹的文字,为爹写下悼文的文字。 女儿的第一篇文字是在烟雨红尘、江山文学、杨柳青、大众文苑、江南文苑、老干部之家等文学网站发表的《沉痛悼念慈父王其学(先生)》。这篇文章一经发布,文友的悼文和跟帖如雪片般飞来,悼念父亲,安慰您的妻子儿女,让我们在痛失慈父的最最悲哀的时刻,得到了许多的温暖。也足以见得父亲的人格魅力;第二篇文字是女儿不懂诗词,但以真挚的感情和对爹无限的哀思和感恩之心写下的那首小诗《女儿的心房》。 自此,女儿的心情便想开了闸的洪水般汹涌澎湃,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写下了《慈父斗南子与烟雨红尘》《秋雨中的挽歌》《六十里开外》《檀香》《空楼一梦》。 此时,正值父亲生前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落花屯》出版前一天,烟雨红尘正在搞“最后一天”的征文,女儿便写下了《最后的落花》这篇悼文,还有幸获得了散文三等奖,并有少量的奖金以资鼓励。也让我觉得没有辜负爹多年的培养。在悲痛的心里有了一丝安慰。 《最后的荼靡》长达一万多字,这是继《六十里开外》那篇万言悼文后的又一篇发自女儿内心的呼唤,呼唤爹的亡灵,呼唤爹的恩德,但无论如何,我都唤不回爹的起死回生,唤不回爹爹的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