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先父王其学的天堂家园
  查看图片
先考王其学
1942-07-29 ~ 2010-07-17
 
到访:31042  祭奠留言:461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签名:小娟 2013/7/21 15:31
爹:
  脑子稍有闲暇便忍不住想您,现在想您是种隐忍的痛,无法与人分享的思念,在心里,在灵魂深处,那样刻骨铭心,那样无何奈何!
   我们会莫名其妙的哭起来,哭得好伤心,好委屈,用您外孙的文字来说就是“就好像小时候和别人家兄弟打架打了个惨败,回家的时候也是这么哭,天大的委屈哭一哭就好了。”“我于是明白……其实我们都受了一样的委屈,爷爷不在了,我们就是想家了。  

   是啊,爹爹不在了,我们没家了!死去的是爹,而变成了孤魂野鬼的倒不是爹,反而是我们,因为爹走后,我们没家了!我们的心灵已经没有了归宿,您外孙在您刚走时仰天喟叹“家破人亡了”!
    我们哭,我们替爹委屈,委屈您辛劳半个多世纪,苦苦经营的这个家正在兴旺之时,您该享福的时候却走了!就像您外孙在文章里说的那样,“这个他维系了半个多世纪的家,到了最后自己却掉队了。”
   记得爹临终不让我们哭,说要哭就到您坟上哭。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自从给爹立上碑后,我们上坟就不哭了,好像那绞尽脑汁,用尽大家全部智慧给爹刻的墓志铭使爹的灵魂得到安慰一般,我们哭不出来了。而那心灵的剧痛却是这样深刻和绵延不绝,我的哭已经不定时,不定地点,不知哪会儿想起来就会掉眼泪。就像这次爹三周年祭日前一天晚上,我买回鲜花,供奉在爹的灵位之前时,就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痛了,已经等不到第二天上坟,便放声大哭起来,哭了个八开加一开,雨打梨花般可怜。可是等到第二天,真正到了爹的坟前,我们姐弟三人却没人哭了,安静的在帐篷里,跪在泥淖中,听着四周的雨声打在您的坟头和您儿子红亮为您和爷爷奶奶栽的柏树上,一边给您说着话,一边给您烧纸、酹酒、献花、破贡,爷爷的坟前亦然。
  想来这原因也许是因为爹是给您的父母跟穴,每到坟前,看到您和我的祖父母在一起时,心中会得到很大的安慰,毕竟爹走后并不孤单,更何况爹和爷爷是同一天的祭日,似乎冥冥之中,是爷爷实在想您了,您也想爹了,爷爷便将您拦在了怀里一般。这好像是命运的安排,非人力能及。又似乎这是个必然,是命中注定的事情。而活着的我们才是一切未定的,不知归宿在哪。好在爹的恩泽是那样的丰厚

签名:王丽 2013/7/21 11:29
爹:
  您的外孙早已回国度假了,但因为回国后接着去了上海复旦听讲座,没能及时赶回来给您上坟,错过了您的祭日祭奠。
   虽然没有到您的坟前,但您的外孙心里是刻骨铭记姥爷的祭日的,心里是有的,所谓心到神知,我想爹的在天之灵也会谅解和安心的。
   知道爹理解,您外孙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对您深厚的感情是不言而喻的。爹生前跟您的外孙是很谈得来的文友,他又是孙辈中年龄最大的孩子。爹虽然早逝,但您走时您的外孙已经20岁了,懂事了。
   公立7月17日是爹的祭日,刚才我看到您外孙在7月18日这天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字里行间都弥漫浸透着对您的深深思念。
    爹,您外孙斌斌对您的感情已经超过了姥爷这个称呼,他在文中塑造的自己角色也是跟两个舅舅排在一起的,毋宁说,他不仅把姥爷当成爷爷,而且已经不满足于孙子这个身份,多么希望是您的儿子才觉得更加自豪!就像当初您老刚走那时候,他劝我时不无嫉妒羡慕,甚至充满醋意的对我说道:“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你比我幸运多了,你是他生的……”
   看了您外孙在各个杂志上发表的和平日的写的诸多文章,心里感到了丝丝安慰,毕竟爹的文学事业后继有人了。您外孙是个有思想的孩子,他的写作无不浸透着您的光辉,并且大有“雏凤清於老凤声”的风骨,其思想是超前的,有深度的,这在爹生前就已经认可了的。
    爹在天之灵也会因此颇觉安慰吧!
    爹已经化仙而去,爹的在天之灵一定会保佑全家健康平安的,您的福泽也定会临照您的子孙后裔福寿安康,子孙永继的!
  亲爱的爹爹安息!
 
签名:王殊逢 2013/7/20 17:08
父亲大人:儿子今天在网上搜一下我的名字—王殊逢时,发现真的没有重名啊!可见您老当年给我起的名字多么好啊!我真是骄傲!今天是星期六,您老就歇歇吧,别再写作了,在天堂也要保重身体啊!
签名:梨花烟雨 2013/7/20 16:42
文清是有名的才女,我父生前很欣赏其才华。今天,有文清这样的文友撰文祭奠,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定会安息!在此谢谢文清!
——梨花烟雨按
作者:文清
原创首发 于 2010-08-01  人气:21622


 几天来由于我所居住的城市受灾困扰,故网受限。今天来,突然看到一篇《沉痛悼念慈父斗南子先生》的文章,开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打开文章仔细一看,才相信了这不敢也不愿相信的事实。也是通过这篇文章,才知道烟雨的会员梨花是斗南子老先生的女儿。后来又看到了老朋友照镜1的《悼念文友斗南子》的文章,才确信这是真实的事了。在此,向老先生的妻子及子女送去最真诚的问候:逝者已矣 生者如斯,节哀顺变。按年龄算,我也算是老先生的晚辈,与老先生同姓,愿叔父一路走好!

    斗南子先生1942年生,属马。中历来喜马,甚至塑造出龙和马二者合一的神,称之为“龙马”。这就是语“龙马精神”的来由。它的意思是指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就像奔放的骏马那样,属马的开朗,具有积极向的生观。马年生的有种不认输的潜在意识,决定做的事即使遭到挫折也会坚持到底。在老先生就体现出了龙马精神。在先生的多篇文章中,我也感受到了先生做事坚持到底、不认输的潜在意识。没有这样的精神,没有这样的意志,没有这样的潜在意识, 60多岁怎么还能在属于年轻的网络世界写出诸多美文? 

    在烟雨认识斗南子先生是因老先生在烟雨的那103篇文章,在先生的文章中,看到了先生的博学。先生的散文《我的老年网》,杂文《网络文学浅谈》,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文章。在先生的这两篇文章中,我看到了一位老者不断进取,永远向的精神,我看到了一位老者对新鲜事物的不同看法。今天得知老先生辞世的消息,深感伤痛。现在想起,先生的字迹依然清晰存在,而却驾鹤西行了。我审核过老先生的许多文章,也在先生的许多文章中跟过帖,其中在一篇文章中跟帖到道:“很厚重的文字,问候老先生!”先生回复道:“谢谢!文清请茶!”今天,茶犹在,远去。都说“物是非”,此刻我感受到的是“字是非”……

    曾经看过老先生的

签名:小娟 2013/7/20 16:02
爹:
  今天是7月20日,三年前您就在公历7月17日这天不幸离世,7月19日这天出的殡。
   这三天来一直阴雨连绵,就像孩子们的泪水,我感觉自己的心里都下着雨,连五脏六腑都打湿了!
   今天上午还淅淅沥沥的下着濛濛细雨,中午11点才晴天。那些触目惊心的日子终于熬过来了。
   其实,自从爹走后,这个世界已经没什么意思了,也没什么好玩了,更没什么激情了,我再也没爹在世时的劲头了!
   可毕竟日子还要过下去啊,没了爹,想说给您听的时候,欲言又止;想听听你的声音的时候,只剩下了您留下的录音;想去看看您时,只剩下了照片和录像……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了!
   我的话很少了,懒怠说。我变得这样沉静和寡言了,在这里跟您说,也终究是没有回音的了!
  想爹,看着这个世界继续轮回,却早已变了味道。爹在世时的繁华树倒了,连枝上的花朵也慢慢枯萎了、凋零了、化成泥土了。爹已是“气做春风肉做泥”了,带着我未做完的梦一起高高的飞走了。
   岁月不因我的思念有半刻停留,就让悲伤埋在心底,看着儿子长大,像爹当年失去祖父一般的坚强活下去吧。
   亲爱的爹爹安息!愿您在天堂幸福安康!
签名:殊逢红亮 2013/7/17 09:15
父亲大人见谅:不孝儿红亮好久没有给您老上香了!早上打开电脑发现,您老与聂耳是同一天的祭日,真是天缘巧合啊!在上周我们姐弟三人到了您老的坟头烧纸叩拜,当时雨下的很大,支起了一顶四角大棚才给您和爷爷烧完纸钱,并在坟头碑前给您和爷爷敬献了两束鲜花和鸡鱼大供,看来是有天地感应啊!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眼 您老走了已经三周年了,家里一切安好,母亲身体健康自然,您老就放心在天遨游吧!红亮祝您老在天之灵自由逍遥,永远安康;佑护子孙平安幸福,学业进步,事业发达。
签名:王丽 2013/7/14 16:27

——沉痛缅怀慈父王其学(斗南子)先生

女儿的心房

正中央

缺氧

瓜儿扯断了秧

鱼儿抛在沙滩上

 

女儿的心房

窒息的回廊

汩汩的悲伤

找不到出口流淌

 

女儿的心房

冷冷的灰墙

骤然阻挡

从此两界阴阳

 

女儿的心房

鲜红的窗

一扇通往人间

一扇连接父亲的天堂

 

女儿的心房

永远的殇

一栋装着父亲的过往

一栋载着父亲赐予的坚强

 

女儿的心房

血未央

缺氧……

作于2010年8月20日

签名:梨花烟雨 2013/7/14 15:38
沉痛悼念文友斗南子先生

                                                                                 作者:浅绿色
    

    偶尔打开这个如今不再经常光顾的网站,一行文字如晴天霹雳——沉痛悼念慈父斗南子先生,一时之间,还以为是玩笑,仔细看过之后,再打开斗南子先生的作品集,两相对比,我确认了它的真实性,就在确认的那一刹那,心底里深深的一颤,第一次,真的是第一次,在网络文学世界里,我看到了人间生死与无常的深刻演绎。
    斗南子先生,于我只是神交。印象中,他应该是活跃在2008年以前的烟雨,那时的烟雨活跃着一大批真正的文人,既有真才实学,又有人格魅力,这批人铺垫着烟雨,扩张着烟雨,升华着烟雨,烟雨也因此盛极一时。斗南子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员。
    第一次认识他,是在一篇写中医的文字,当时觉得好奇怪,原来中医也可以被文学化,并且被文学得很有张扬力和俘获力。情不自禁的就对文章的作者产生了兴趣,点开作者空间一看,出生时间1942年,我掐指一算,快70了,不由好笑,我以为一定是作者的

留言总数:450 分页:38/57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