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 现在,女儿用手机微信给您发第一份留言。爹虽然电脑技术娴熟,饭您老走时还没有微信,日月如梭,过得好快!现如今,手机几乎可以完全代替电脑了! 爹若还活着该有多欣喜呀! 爹福浅命薄啊! 但是,老子曰:死而不亡者寿。灵魂是可以返回的,看了以下这篇文字,爹的灵魂是会安息的! 这是您的外孙的近作,爹的生命不仅在延续,文学生命也在延续! 2014-02-06 10:54:35 方言是最美的东西 我是济南人,小时候我最痛恨的语言莫过于济南话。王安忆放弃上海话的时候,也曾感慨,上海话是粗俗的语言。 金宇澄则证明,方言的好处并非要拘泥于猎奇的形式。洋洋洒洒50万字,家长里短,弄堂胡同,画卷展开,用最地道和适宜水土的语言把你揉捏进去,这种效果比穿越剧的手法要地道百倍。 话说我恨济南话,也无非是因为它土,俗气。近几年方言流行,济南话的节目也增多,看时图个乐,但是对其印象也并无改观。 东北话遭到诟病由来已久,总被归咎于赵本山。究竟是粗俗的言语还是地方的瑰宝,各种言论无聊也无意,主要是也没个结果。 事实上东北话和东北腔是两个概念,东北腔是爱谁谁都能模仿的来的,加上些许地方特色的词汇语汇,先和观众套近乎,再插科打诨,这样的“乡土气息”大概是其遭到诟病的主要原因。我非东北人,对此没有发言权,只浅薄的说说济南话。 济南府上说的话,其实大都只是济南腔尔。现今常被提起的词,比如“尔利”(厉害),“额闷人”(恶心人)等等,说来亲切搞笑,但是真的被剔除去,不再提起,似乎也没什么大碍,也不觉着丢宗弃祖,忘根忘本,让济南府上活过的文化人吃了亏,丢了面儿。 我的母亲算半个济南人,幼年随姥爷在唐王镇度过。虽说现在算作郊区,但是那里的济南话和城市里的济南话大有不同,语调更清晰,音调更绵长,语汇也更多。 在姥爷家的时候,人丁多,在一起只说唐王话,常常听着就入了睡。那时候听着家里人喝茶抽烟用家乡话家长里短然后瞌睡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