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先父王其学的天堂家园
  查看图片
先考王其学
1942-07-29 ~ 2010-07-17
 
到访:31000  祭奠留言:461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签名:小娟 2017/2/13 09:26
爹:
今天跟您老人家分享一篇文章,看到最后的片段,我已泪眼模糊……也得到了一丝丝欣慰……
全文如下:

催泪短文:最后的告别
2017-02-13 ma 觉敏
         我们的生命中,让人不堪回首的告别比比皆是。

  父亲是个苦孩子,从小父母双亡,13岁时一个人闯荡到上海。后来进了工厂,扫了盲,过上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慢慢地,他从一个炼钢工人升到了技术员。我母亲是个小学老师,家里有两个男孩子,算不上小康但至少温饱不愁。

  父亲是个容易满足的人,而母亲却是个非常有挑战精神的女性。那时候,母亲辞去了工作下海到外地的私营厂去跑供销,非常辛苦,一周才回来一次。为了应酬,她学会了喝酒,学会了抽烟。

    我遗传了母亲的基因,在课余时间也跟人到处跑,挣点儿零花钱来贴补家用。那天,我得到一个消息,有个演出小分队需要一个装卸舞台的小工,同时还可以在开场时上台去跳个舞。我兴奋得不行了,跟父亲说我明天早晨就要走了。

  父亲说,你向学校请假了吗?我说,你帮我请吧。父亲说,你母亲明天中午回来,你等她一下吧。我说,火车等不及了,明早你用自行车驮我去车站。

  当时,我们住在闵行,远没有现在这么繁华,那就是个都市里的村庄,去上海还要坐长途车。父亲骑着他那“二八”的自行车,我背着包坐他身后,夏天早晨6点多钟,路边已经有人卖早点和晨练了。

  离车站还有一公里,轮胎爆了。我跳下后座就往车站跑,一边跑一边还埋怨。父亲推着车在后面追我,我们就这样冲到了长途汽车站。那时是20分钟一班车,正好有一班到站,我迅速地跳了上去,车门就在我的身后关上了。我看到站台上,父亲在说着什么,可是,什么都听不见。

  我低下头去拿钱买票,这一低头……竟然就是一辈子啊。

  父亲就在第二天下午脑溢血去世了,走的时候很安详,面如金纸,没有留下一句话。我跟着大篷车队在流浪,第4天,上海的朋友们才辗转在徐州下面的一个煤矿找到我。回到上海,正好是第7天,赶上父亲的追悼会。<

签名:小娟 2017/2/11 17:48
爹:

今日"元宵",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想爹呀!
四年来,为了我晚上要回婆家过节,正月十五、八月十五我们家一直是在中午聚餐,今天亦是。
一直想带我妈去趵突泉逛灯会,却因故一再耽搁。前天是正月十三,天气格外好,久违的蓝天万里无云,无风无火。我值班下班早,赶紧回家接了我妈去趵突泉看花灯。
公园规定:平时下午六点以后,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是观灯的高峰期,中午十二点以后,一切证件失效。所以,前天如果看不上,就要到元宵节以后了,否则我的公园通票岂不是用不上了么?虽说灯展正月二十结束,但过了十五好像就没了过年的气氛;再说了,也不知还有啥事情耽误,也不知天气是否给力,所以我还是见缝插针地赶在正月十三这天来接我妈逛灯会了。
趵突泉灯会历史悠久,自唐玄宗定农历十五为元宵节以来,济南民间便有了市民在趵突泉处放灯的习俗。1965年,济南市政府在景区创新举办了大规模的趵突泉迎春花灯会,恢复了趵突泉处万民同庆“赏花灯、闹元宵”的节日习俗,深受济南市民和广大游客的喜爱。经过四十多年的创新与发展,趵突泉迎春花灯会一届比一届精彩,一年比一年响亮,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三十七届,形成了全国较大规模的、具有浓郁泉城文化特色的迎春花灯会。2017年将是第38届迎春花灯会。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灯不同。今年是鸡年,灯会的主题自然是鸡来主打。演化为“龙凤呈祥”的彩灯五彩缤纷,异彩纷呈。其它的花灯也是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我们进入公园才下午四点多,太阳高照,蓝天碧水,花灯招展,倒映成趣。只是气温较低,小北风儿溜溜兜转,伸不出手来拍照。但花灯璀璨的景致吸引着我们,也顾不上感觉冷了,我和我妈一路欢畅一路歌,处处留影处处情。
待到差十分六点,花灯齐放,璀璨夺目迷人眼。天还未暗,彩霞满天,花灯与余晖齐舞,泉水共蓝天一色。
夜幕降临,花灯初上,“东风夜放花千树,千树万树梨花开”。
虽是同样的花灯,白天与黑夜的景致却是两重天,白天有白天的景致,夜晚有夜晚的奇幻。我们第一次从白天看到夜晚,尽情享受灯会奇观!
送下我妈才晚上八点多,我回到自己家才九点。上班观灯两不误,日夜兼程赏奇观。
今日上元节,中午我们去了咱家聚餐,下午赶回婆家团圆一并提前一天给我公公庆祝八十五岁寿

签名:小娟 2017/2/6 18:06
爹:
今天是正月初十,忘记向爹汇报一件事,现在补报。
爹临终那两年过年,恰逢您身体欠佳,因咱家距离您的老师较偏远,不能如往年般亲历亲往给您老师拜年了,遂交由我代替,我和您女婿照办了。
可谁能想到,两年后爹便撒手人寰……
我们家是秉承传统文化之家,热孝中,前两年按照礼仪也就暂停了拜年仪式(想来也罢,即使当年见到,不过彼此伤心罢了)。直到2013年的春节,服孝期满的我才和您女婿再一次来到了盛伯伯的家拜年。但我们见到的盛伯伯已非当年那个诙谐幽默、风趣盎然的伟岸汉子了。我所见到的盛伯伯肺癌术后近两年,当时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多了,他还在酣睡。据他夫人盛姨所言,盛伯伯的作息规律完全乱了,黑白颠倒已是常态。所以,那年过年虽见到了盛伯伯的睡容,却不能跟他说一句话,见到跟没见到差别不大。所幸盛姨身体还好,聊了很久离开。据盛姨所言,您离世不久,盛伯伯和盛姨就知道了这个不幸的消息。这是继韩作银叔叔离世后对盛伯伯的又一次精神重创。比他小许多岁的两个爱徒相继离世对盛伯伯的打击可想而知!
次年,也就是2014年的春节,我们拜年的时候得知,盛伯伯已经不在了!这个情况我早已向爹汇报过了。但随后的两年,我还是没有辜负爹的期望,坚持来给您的师母拜年,爹,您若地下有知,也该欣慰了吧!
今年过年亦是如此,可来到盛姨门前,我们却见大门紧锁,院子里萧索凄然,毫无过节气氛。不禁心头一震,预感不祥。但想到去年来拜年盛姨还亲自开门迎接,叙话翛然,我还幻想着可能去了儿子家过年也未可知。
但跟盛姨的儿子盛林微信联系的结果却印证了我的不祥之感。盛姨已于去年四月份离世,享年85岁。虽是天年高寿,但想到去年二月份过年还好好的,我们拜年后的两个月后人就没了,我又一次深深切肤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心中潸然。
可是,世间的事,无常才是正常啊!生生死死是自然现象,天皇老子也逃脱不了自然规律,何况百姓乎。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每时每刻都有生有死,循环往复,分秒不断。
我年前向爹汇报过的,老家的李玉珍与我妈年龄相仿,但按辈分我得管她叫老奶奶,三个儿子,满堂子孙,不也拉不住老人家过了年再走么?我小姨的亲公爹王斌过了这个年,不也过不了十五吗?我们那么舍不得爹爹,不也无力回天,眼睁睁看着您老人家驾鹤西去而束手无策吗?!
俗话说:人的命,天注定,阎王叫你三更去,谁敢留人到
签名:小娟 2017/1/27 17:12
今天又是除夕了!2017年的大年三十儿,想爹呀!
今年咱家红亮当班,忙年还不能耽误上班,您的大孙子17年面临高考也要应对,前天晚上他和我妈炸炸货炸到11点半了,够忙的~
昨天我回家的时候,红光刚走,他来拾掇完一方鱼走的。我刚进门,红亮也抽空回去忙了一小会儿。我们家贴了春联——大门、厨房门、后面两个屋门、您和我妈的卧室门,包括厕所门都贴了。值得一提的是,上周六红亮特地到大润发免费写春联的地方得了您生前写得比较多的春联:“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我把它贴在您和我妈的卧室门口了,爹,您还满意吗?
我买的大红灯笼也高高挂起来了,福字贴起来了,我妈兴高采烈,在一旁连连夸口。
连升、韩英照例来给我妈送年了,邻舍百家也如爹在世一样的来来往往,应接不暇,家里一派欢乐祥和气氛!
爹生前写的家堂我妈早已拿出来准备好了,香烛、火纸也都准备齐整了。傍晚全家人会请爹和列祖列宗回家过年了!初三回娘家我再给爹和祖宗磕头吧!
爹,今年我的身体也还不错,从您走后,我的小家都没怎么拾掇过先是在失去您的悲痛欲绝,后是身体因悲伤过度和用药不当险些随您而去!
后来,我从悲痛的阴影中渐渐走了出了。广场舞跳起来,琵琶弹起来,生活走向规律化,工作打起精神来……
今年是我们“花好月圆”舞蹈队成立三周年,我们又一次庆新年,大联欢。我创作的“舞曲大串烧”和亲自朗诵以及后来制作的每副图片附加感言的精美电子相册得到了老师和舞友们的一致好评!这是爹多年培养的结果,谢谢爹!今天是除夕,我已经到了婆婆家过年了。
咱家那边一切顺利,期待爹和列祖列宗傍晚回家过年!

签名:小娟 2017/1/20 09:07
爹:
今天是2017年的小年了,您在那个世界还好吗?
日子过得好快呀,这已经是爹离世的第7个小年了!不愿想起这伤心碎肺的话题,可是啊,从来不用想起,永远不会忘记!现实很残酷,思念更残酷,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啊?日子还得过下去,而且要好好的活下去!不然,爹奋斗终生的意义何在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爹一生的写照,也是后人对您的“盖棺定论”。
爹,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有生就有死,有来就有去。人是无中生有的产物,最后都得有中化无。自然规律,天地法则,任何人不能逃脱。
我们所居的这个世界之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昙花一现,而您现在的世界才是永恒!每个人都是梨花开尽“春”又来!这个“春”就是您所在的永恒世界!不远的将来终会团聚,再也不分开!
今日大寒,很冷,心里更冷!小寒大寒,又是一年。一年终章,至此轮回。这样的轮回还有多少回?天知道!
据报道,随着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在的人均寿命每年增加3个月。四年前是79岁,现在是80岁。寿命自身不断增加,到2036年,每年将增长一岁或一岁以上。所以,我们都可以活得更长,可能远超100岁。
爹没能等到这样的时刻到来就走了,我们又有谁能等到?科技飞速发展,可是人不也是在快步衰老吗?只有人的衰老赶在科技寿命技术成熟的前面才有可能实现“长生不老”。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长寿就那么好吗?如果一个没有质量的长寿又有什么意义呢?
人生意义何在?爹光辉灿烂的一生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人生就是最大限度的体验生活,为后人留下点什么。
是的,文字不死,精神永生。爹做到了,希望我们也能做到……
很多话要说给爹听,可是终归不能面对面交谈了!也只能以这种方式跟爹交流,希望爹的世界里也有网络,而爹生前就是网络的急先锋,永远与时俱进的。虽然您再不能开口说一句话,但您生前的谆谆教诲和一言一行已经根植于后人的心间,永远不会忘记!您在用另一种方式成为我们的人生指南。
好了,聊的不少了。家里都挺好的,我妈的身体也还好,自您走后,我妈一直遵循着您生前的习惯,不到腊月就开始“忙年”了,一切程序有条不紊,一丝不乱。过年的饺子都已经包好了冻在冰柜里了。年货也是应有尽有,爹就放心吧!
最后,祝爹爹小年快乐!天堂幸福!
签名:小娟 2016/11/27 22:56
爹:
我妈也算是有些福气之人了。俗话说“八月凉,九月温,十月里还有小阳春”。今年的农历十月难得有两个周末是好天气,我先后带我妈去观赏了趵突泉和千佛山的菊展,第三周是我妈的生日。也是艳阳高照,温暖如春。全家人能来的都来了,我舅舅照例来给我妈祝寿,我妈很开心。次日是小雪节气,可巧就真的下雪了!气温骤降。天寒地冻了。你说我妈不是有些福气吗?
爹是什么也看不到了,享受不到了,每每想到此,不禁仰天长叹,心酸至极!
唉!就让我妈替您在人间享福吧!您生前也说过,她也这么大年纪了,一辈子也不容易……
爹,保佑我们吧!也祝您在天堂平安幸福!
签名:小娟 2016/11/27 22:44
爹:
汇报一下今天的情况。
科技时代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惊喜。
一直苦于娘家没有网络,经常带母亲去老校吃饭顺便上网,把好听的好看的放给老太太欣赏。
今天回来,突然蹭到网了!
母亲点了样板戏《沙家浜》,历时两小时,看得老太太心花怒放,物我两忘。看戏中间我整好了晚饭她都不知,一心投入到戏里去了。大概饭的滋味也不记得了吧,精神食粮远比食物有吸引力。
看完母亲意犹未尽,缠着我将“智斗”歌词一字字写下来,虽然我在许多字上注了拼音,但我母亲毕竟文化太浅了,加上歌词太多,我写着写着不免字迹潦草起来,她阅读起来仍觉困难,我不得不逐字解释纠正。
歌词认得了,母亲又央我唱给她听,因为她基本一句不着调,我又一字一句口口相传。这一教就是一个半小时,眼看快八点了,我家里阳台上的被子还没收,洗澡水还没烧,奶还没拿,明天还要上班……央求妈放我走!哈哈~
虽然我要拿出像待小孩子一样的耐心哄母亲开心,心里却是幸福的,我敬爱的父亲早已不能享受人间烟火的任何况味了……呜呼哀哉!
签名:小娟 2016/11/7 17:40
爹:附上王钢城的文章,请您阅览!
抗战时期的历城乡贤——王其章先生
2016-10-05 王钢城 唐王镇
    
【编者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由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副局长王钢城同志编著的《历城抗战史》正式出版发行并作为全区初中学校校本自选课程。该书以“区域史”的视角记录了70年前,在中共历城县委的领导下,历城人民团结一心、共御外侮、浴血奋战的英雄壮举,为研究抗战时期的历城历史抢救性地留存了大量珍贵资料。现将其第八章《抗战时期的历城乡贤》摘录刊登,以再现抗战时期历城人民非凡的战斗历程和感人事迹,进一步传承历城人民在抗日烽火中历练出的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英雄品格,进一步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全面激发凝神聚力、真抓实干的创业热情,为把我区建设成为省会现代化中心城区和济南跨越发展新的增长极努力奋斗。

  
    唐王“才子”王其章先生
    位于巨野河南岸的王家庄,是传统唐王“小根白菜”的生产地。明代洪武年间,王捷由直隶枣强县迁此建村。《历城县志》载:明崇祯年间县志:“巨冶河路:王家庄”;清朝乾隆年间县志:“东北乡明贤十一:王家庄”;民国续修县志:“老僧口乡明贤十一:王家庄”,因人口兴旺,分为今天的东王、西王村。1942年2月,抗日军政大学毕业的王其藩,回到东王村秘密进行抗日活动。精于双手左右开弓打算盘的王其章,在王其藩的引领下,走上支持抗日的道路。原唐王镇政府负责老干部工作的王尚灿先生及东王村的王康年先生,于1999年著文《党的挚友王其章先生》,回忆了这位乡贤的情况:
  王其章先生(1914~1969)字焕文,唐王镇东王村人,他自幼勤奋好学,聪颖过人,曾被当地人誉为当时的唐王“三才子”之一。他生性豁达。宽以待人,善济人之危。为谋生计曾学徒于济南五洲大药房,做过乡村教书先生、亦曾投笔从戎———参加过当时打着抗日旗号的岳伯芬部,后因目睹到岳并非是抗日的首领,只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山大王”,不久便失望地离去。1942年秋在其欲去青岛谋生时与童年好友王其藩(延安抗大毕业被党派往济南开展抗

留言总数:450 分页:17/57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