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缅 怀 堂 叔
光前 2025/9/6 17:04:00 浏览:19
缅 怀 堂 叔
侄 罗承舜
2016年3月6日
我的堂叔罗恒孝,是四爷为榜(字明本)长子。生于1966年,中师文凭,中共党员,先后在九甲镇(乡)文岗肖家小学、果吉小学从教近十年,而后在三台、和平、果吉等村工作近二十年,担任过村委会文书、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等职务。2016年3月5日,因车祸不幸辞世。
缅怀叔叔,就是要记住叔叔对家族、家乡所做的贡献,就是要学习叔叔的优良品德和崇高精神。
一、深厚的同窗友谊
1974--1982年,我和叔叔同窗八年,寒窗苦读,学习生活中形影相随,同甘苦,共命运。小学时期,我们先后在果吉小学和河边小学学习。在果吉小学的三个星期里,因为用毛笔写字,我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毛笔大哥”,这也算是同学们给的雅号吧。三个星期后,艾有仁老师到村里办民办小学,我们一同回河边小学就读。从此,我俩同坐一张课桌学习,在艾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一起参加种地、砍柴、养猪、采茶、加工木香子油等勤工俭学活动。初中三年,我俩也在同班学习,同睡一张床,同吃一锅饭,周末一起回家一起返校,在学习生活中结下了深厚友谊,既是叔侄,又是同学,更是朋友。1982年初中毕业后,我们天各一方,叔叔回家就业,我选择读高中,考大学。虽然我们见面时间越来越少,但每次回家,彼此都会促膝长谈,叔叔还要热情款待。
叔叔为人耿直,勤学好问,上能持公门之正,下可理族中之事,德艺双馨,受人敬重颂。对当地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可谓“三尺讲台传道授业,桃李芬芳盈门;一方乡土鞠躬尽瘁,口碑镌刻民心”。
二、三尺讲台执鞭授业
叔叔少怀凌云志,勤于思考,分析问题有深度。初中毕业后,叔叔从教,开始工作,先后在九甲镇(乡)文岗肖家小学、果吉小学从教近十年,并通过自学和参加培训获得了中师文凭,成为村里受群众爱戴的“文化人”。三尺讲台前,叔叔是全科教师,既教语文又教数学和其他课程,为村里和上级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工作中,他以身作则,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他多次冒着寒风暴雨家访,为辍学孩童复学做家长工作;他不惧盛夏挥汗批改作业,在学生作业本上播撒希望的种子,为村里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乡梓为念,丹心照民
任村干部期间,叔叔先后在三台、和平、果吉等村工作,是村里的“摆渡人”,他以“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的精神,为村民服务。熟知各村情况,深谙民间疾苦,在勤政为民中,得到群众的尊重和肯定。他对村里的土地、人口、种养、交通等情况如数家珍,谁家孩子该上户口、哪家老人该领补贴,他记得比自家事还清楚;尤其是任果吉村党支部书记期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富民政策,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组织村组干部外出学习参观,村临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协调落实村组公路修建管护、河边石拱桥建设、水利设施修复、“整村推进”等重点项目,各方面工作成绩众口皆碑。他活学活用乡党应酬知识,移风易俗,服务村里红白喜事,积极为群众提供急难愁盼之需。受人敬重,乡邻称颂。
四、以仁齐家,德范长存
叔叔是修身齐家的典范。因为忙于工作,家里的田地无法按时播种,老人生病无暇陪护,孩子读书无时间接送... ..但是,他能克服重重困难,妥善处理工作和家庭关系,他能兼顾工作与家务,确保工作与家庭两不误。工作之余,他亲自下田种地,常于厨房做饭时默背政策文件。他孝敬父母长辈无微不至,教子悌弟宽严相济,不怒自威,堂前教子以诗书,田间劝弟以勤俭。叔叔从小跟四爷学手艺,传承了铸造犁花(耕地的农具)的技术。熟悉木工技术,亲自动手带领三个叔叔起房盖屋,经过几年努力,一间间新瓦房拔地而起,全家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真是“椿萱并茂,棠棣同馨”。他还师承名师,活学活用乡党应酬知识,重视敬宗睦族,维护家族团结。他主动协调动员家族成员,为景东麟川/镇沅倮课/镇沅果吉河边罗氏十三世祖以德、十四世祖士乾刘氏、十五世祖之福周氏五位宗祖修坟安碑,以教育罗氏后裔为弘扬传统美德,传承优良家风。
2016年3月5日,车轮无情,骤雨断魂,叔叔在乘车回家途中不幸遭车祸,无情的车轮碾碎了阖家梦,悲痛的血泪浸透了白孝衣。真是天妒英才,音容成殇!正当壮年建功业,壮志未酬,何忍车祸降奇灾?想您平生积善,为何偏遭此横祸?念您壮志未酬,怎不教人肝肠摧!而今,唯有您留下的精神财富,是鼓舞弟子们创业成功的精神支柱,是子女们挺直的脊梁,是乡邻们心口永远的温暖。
虽然苍天无情,但是天堂无病痛。尊敬的叔叔,一路走好!
- 暂无评论!
-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